柳州哪里有站小巷子的,附近有哪些小巷子可寻
一条老街的记忆
那天路过柳州的老城区,突然被一阵芝麻糊的香味勾住了脚步。拐进一条窄窄的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居民坐在自家门口摇着蒲扇闲聊。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朋友问我的问题:“柳州哪里有站小巷子的?”当时我还真被问住了,这“站小巷子”的说法,挺有意思的,听起来像是老柳州的叫法。
要说找这些小巷子,其实不用刻意去“找”。它们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藏在那些繁华大街的背后。从五星街后面的金鱼巷钻进去,立马就是另一个世界。巷子窄得只容得下小电驴通过,头顶是交错的老电线,旁边是开了几十年的老牌螺蛳粉店,那股酸笋的味道啊,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老板娘系着围裙在门口剥黄豆,看见熟人路过就抬头打个招呼。
再往深处走,有些巷子连名字都没有。墙角的青苔绿得发亮,老房子的木门虚掩着,能看见里面天井养着的几盆花草。偶尔能遇到挑着担子卖豆腐花的老师傅,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巷子里回荡。这种地方,你用手机地图是导不进来的,得靠两条腿慢慢走,慢慢看。
想起小时候住在外婆家,也是这样的巷子。夏天的时候,左邻右舍都把竹椅搬到巷子里乘凉,小孩子在中间跑来跑去。哪家做了好吃的,隔着墙头喊一声就能尝到。现在想想,巷子不只是通道,更像是老邻居们的客厅。
现在城市建设得快,好多老巷子都拆了改建。不过你要是真想找,在青云菜市周边转转,或者从曙光西路往江边方向走,还能碰到不少保留着老柳州味道的小巷。这些巷子不宽,但四通八达,像迷宫一样有趣。有时候你以为走到头了,拐个弯又能发现新的岔路。
那天我在文惠桥头附近的小巷里,遇到一位正在修补竹椅的老手艺人。他说在这条巷子里做了四十多年,见证了多少人来人往。修补一把椅子才收二十块钱,倒不是为了挣钱,就是舍不得这门手艺,也舍不得离开这条住惯了的巷子。
傍晚时分,巷子里的炊烟渐渐多了起来。炒菜的香味从各家厨房飘出来,还能听到家长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这个时候的巷子最有生活气息,家家户户的灯光透过窗户,在青石板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其实要说柳州哪里有站小巷子的,答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平时开车走大路,匆匆忙忙的,都把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地方错过了。下次路过老城区,不妨放慢脚步,拐进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巷子里看看。那里藏着这座城市的另一种节奏,慢悠悠的,却格外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