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小巷子里150的爱情,小巷深处的百元情缘

发布时间:2025-11-03 01:49:28 来源:原创内容

巷口那盏昏黄的路灯下,老陈正把最后一碗馄饨端给夜班归来的熟客。他撩起围裙擦手时,总会望见巷子里那间挂着红布帘的裁缝铺——那是秀芹的店。

二十年前他俩前后脚搬进这条巷子。老陈的摊子摆在西头,秀芹的铺子开在东头,中间隔着十二户人家和一棵歪脖子槐树。那年冬天特别冷,秀芹的取暖器坏了,坐在店里直跺脚。老陈瞥见,默默煮了碗馄饨送过去,汤里多撒了虾皮紫菜。

“多少钱?”秀芹掏出布钱包。

老陈搓搓手:“给块五毛吧。”

其实这碗馄饨光成本就要两块。

那些藏在针脚里的心意

后来老陈的衬衫总是莫名其妙开线。送去秀芹那儿,她低头缝补时,针脚密得像绣花。有回老陈发现补丁底下藏着朵淡蓝色小云朵,和秀芹衣领上的绣样一模一样。“这手工值叁块钱。”他故意多放两张纸币在缝纫机上。

秀芹发现后,次月就把馄饨钱压在碗底:“找你五毛。”两个粗陶碗在巷子里端来端去,碗底压着皱巴巴的零钱,有时是叁块,有时是两块五。他们从不点破这场心照不宣的游戏——馄饨永远少算五毛,补衣永远多收五毛,刚好凑成永远差着的五毛钱。

直到拆迁通知贴满巷口那晚,老陈收摊后去了裁缝铺。秀芹正在熨烫他的围裙,蒸汽氤氲里抬头看他。“要是搬走了...”老陈嗓子发干,“上哪儿找你补衣服?”

秀芹关掉熨斗,从抽屉取出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年来的零钱。最早的那些纸币已经泛黄发脆,最近的都是亮晶晶的硬币。“你数数,”她眼角笑出细纹,“正好一百五十块。”

老陈愣了片刻,突然明白这些年在巷子里流转的,早就不止是零钱。

如今新小区拔地而起,他们还在临街租了个小门面。老陈卖馄饨,秀芹改衣服,中间那道墙去年拆了。有食客好奇问起招牌上“150”的意思,秀芹边钉扣子边笑:“是碗加了心的特制馄饨。”老陈在灶台前哼着戏文,往锅里又下了两把荠菜馅的。

青石板路变成了柏油马路,那棵歪脖子槐树移栽到了小区花园。但碗底压着的五毛钱永远在,就像这条巷子虽然改了名字,却依然记得每个对于温暖的故事。转角水果摊的老板娘总说,路过他们家店面时,能闻到葱花与棉线混合的,属于时间的味道。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