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本溪微信附近人叁百元一回
晚上十点多,小张刷着朋友圈,手指突然停在了那条标题上——“本溪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本溪微信附近人叁百元一回”。他皱了皱眉,这已经是本周第叁次刷到类似内容了。
巷子口的李记烧烤摊烟雾缭绕,几个老顾客正边撸串边闲聊。“现在微信上那些‘附近的人’,动不动就标价叁百五百的。”穿着工装的老王抿了口啤酒,“上周我表弟差点被骗,转账过去直接就被拉黑了。”
藏在屏幕后的陷阱
确实,现在打开微信附近的人,总能看到些暧昧不明的头像和签名。那个标着“本溪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账号,点进去朋友圈全是高档餐厅和奢侈品包装,可仔细看就能发现破绽——同一张手提包的照片,上周说是闺蜜送的,这周又变成自己买的。
老城区开便利店的小刘遇到过更离谱的事。有个自称“在校大学生”的账号主动加他,开口就要叁百块见面费。“我让她发段语音确认,结果发现是个大叔的声音,吓得我赶紧删除。”小刘说着掏出手机,“现在这些骗子,连变声器都懒得用了。”
其实仔细想想,真要正经做生意,谁会天天在微信附近的人里刷存在感?这种“本溪微信附近人叁百元一回”的套路,说白了就是利用人的侥幸心理。你以为是捡便宜,实际上早就进了别人的圈套。
叁百元背后的真相
在城东开理发店的阿丽透露,她有个顾客就是被这种套路骗的。“先让你转五十定金,到了楼下又要两百保障金,最后再要叁百服务费。层层加码,等你反应过来,早就损失了好几百。”
更可怕的是,这些标着“本溪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账号,很多背后都是有组织的。他们批量注册微信号,用程序自动添加附近的人,聊天内容都是准备好的话术模板。有时候你聊了半天,对面可能同时在与十几个人周旋。
派出所的小王警官提醒,近期因此类骗局报警的案例明显增多。“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当事人前后被骗了八千多,就因为相信了那个‘本溪微信附近人叁百元一回’的承诺。”
其实换个角度想,真要有什么“好事”,怎么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微信上招揽生意?这就像街边小广告写的“日入过万”,信了你就输了。
晚上路过站前广场,霓虹灯下人影绰绰。那些闪烁的手机屏幕背后,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正在被“本溪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这样的信息迷惑。或许下次再看到类似内容,我们该多留个心眼,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处处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