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喝茶快餐号,大安喝茶快餐饮号

发布时间:2025-11-03 05:51:47 来源:原创内容

说起咱们城西这片的老字号,大安喝茶快餐号绝对算得上是街坊们心照不宣的据点。它就在人民路转角那颗大榕树底下,红底黄字的招牌被岁月磨得有些发白,可每天清晨六点准时飘出的茶香,愣是比闹钟还准。

那天早上我又溜达过去,还没进门就听见李大爷中气十足的吆喝:“老叁样!虾饺、叉烧包、凤爪!”柜台后头系着围裙的老板娘阿芬姐头都不抬,手上盛粥的动作行云流水:“晓得嘞,给您留着靠风扇的位置。”这种默契,没个十年八载处不来。

那些年错过的快餐饮号

其实最早这儿不叫这名儿。街对过的王叔抿着普洱茶跟我说起古早事:“你猜怎么着?当初工商登记时老板写漏了字,本该叫‘大安喝茶快餐饮号’,结果少了个‘饮’字。等发现时,招牌都做好了,干脆将错就错。”

这事儿后来成了老街的趣谈。有阵子街坊们还打趣,说要不去把旁边空店面盘下来开个“大安喝茶快餐饮号”,搞个双胞胎。不过说说而已,大家心里都清楚,有些味道啊,独一份才好。

我特别喜欢周末来这儿坐靠窗的位置。看着阿芬姐的儿子小磊手法生疏地给客人续茶,那孩子刚上大学,放假回来帮忙。有回他手抖把茶水溅到客人身上,慌得直搓手。那位穿西装的大叔反倒笑了:“没事儿,你爸当年第一次给我倒茶,半壶都泼我裤子上呢。”这话引得满堂哄笑。

要说这大安喝茶快餐号最绝的,还真不是茶点。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味。外送小哥阿强每天准时两点来取餐,永远都是那份不加葱花的牛肉炒河粉。久了才知道,是给卧床的张奶奶送的。“奶奶就爱吃这口,说比医院营养餐强。”阿强擦着汗笑,“顺路的事儿。”

如今满大街都是连锁茶餐厅,装修得亮亮堂堂,扫码点餐一分钟搞定。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概少了阿芬姐记得你口味的贴心,少了李大爷赢棋后爽朗的笑声,少了街坊邻居互相添茶的熟络。

上次带城里来的朋友去体验,他盯着墙上泛黄的价目表直嘀咕:“这价格,十年没涨了吧?”阿芬姐正好路过,提着刚出炉的蛋挞:“都是老邻居,赚个水电费就成。”顺手给我们这桌多放了两个蛋挞,“新烤的,尝尝。”

朋友咬了口酥脆的蛋挞,忽然感慨:“现在我明白为什么你们这儿的人,走路都比城里人慢半拍了。”是啊,在这方寸天地间,时间仿佛被茶香浸泡得柔软绵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节奏。

夜幕降临时分,大安喝茶快餐号会亮起暖黄的灯光。最后一个离店的常客老陈,总会帮着把门口的塑料椅迭好。阿芬姐在柜台后头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小磊拿着抹布挨个桌子擦拭。这些琐碎的日常,织成了老街最安心的风景。

城市每天都在变样,高楼一栋栋立起来。但只要你转进人民路,看见榕树下那抹暖光,闻见空气中熟悉的茶香,就知道有些东西始终没变。它像个忠实的守望者,用一盅两件,守护着对于家的记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