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学生服务六百随时到位
最近在江油本地的一些社交平台上,总能看到“江油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这样的信息。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这个标题时,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个什么服务?现在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已经这么丰富多彩了吗?
带着这份好奇,我联系上了发布信息的小李。他是个大叁学生,一边收拾着手里的宣传单一边跟我解释:“其实就是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想利用课余时间做点事。谁家需要帮忙搬个家具、送个文件,或者临时需要人手搭把手的,只要在江油市区范围内,我们基本都能接。”他擦了把汗,笑着说:“六百块这个价格是大家商量定的,不算太贵,也能让我们赚点生活费。”
一次真实的体验
正好我有个朋友要搬家,几箱书和杂物需要从老校区运到新住处。我们决定试试这个服务。电话接通后,那边是个挺精神的小伙子,确认了时间和地点,很干脆地说:“半小时后到。”
果然,不到半小时,两个穿着印有“学生服务”字样罢恤的男生就骑着电动叁轮来了。他们手脚麻利,搬东西的时候还很注意保护墙角,嘴里不停说着“小心小心”。我朋友私下跟我说:“这比找搬家公司划算多了,搬家公司起步价就要叁百,稍微远点就更贵了。”
活干完后,其中一个男生掏出二维码,笑着说:“我们是正经的学生服务六百随时到位,扫这个就行。”这句话他说得特别顺溜,看来平时没少说。
在回去的路上,我问他们怎么想到做这个。另一个男生说:“现在工作不好找,假期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自己做点小业务,既能赚钱,也能积累社会经验。”他说,有时候一天能接两叁单,虽然累点,但比在宿舍打游戏强。
现象背后的思考
说起来,这种学生自发组织的服务能生存下来,确实反映了现在的一些现实需求。很多零散的小活,正规公司不愿意接,个人又找不到帮手,这些学生团队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不过,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服务的边界在哪里?小李跟我说,他们有自己的规矩——违法乱纪的不接,危险重活不接,超出能力范围的不接。“我们就是出出力,挣个辛苦钱。”他说得很实在。
有一次,有人打电话要求他们去帮忙催债,直接被他们拒绝了。还有一次,有个工地想让他们去搬建材,他们去现场看了后觉得太危险,也没接。这些年轻人心里有杆秤,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现在,这个“江油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在本地已经小有名气。据说模仿者也出现了,有的标价五百八,有的标价六百二。不过小李他们不太担心:“我们靠的是服务和信誉,价格倒是其次。”
看着这些忙碌的年轻人,我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现在年轻人创业的一种新形式——不追求高大上,就从最实际的需求入手,用最朴实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提供的不仅是劳力,更是一种灵活的、接地气的服务方式。
夜幕降临,小李和他的同学们又接到了一个帮忙布置婚礼现场的订单。他们收拾好工具,骑上那辆略显破旧的叁轮车,消失在下班的车流中。明天,他们还要上课;但现在,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别样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