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火车站小巷子,安顺站周边小胡同
安顺火车站小巷子,安顺站周边小胡同
每次从安顺火车站出来,我总忍不住朝那片老居民区多看几眼。和高大气派的新站房比起来,那儿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说的就是那些紧挨着车站的安顺火车站小巷子,弯弯曲曲,像蜘蛛网一样蔓延开去。你要是直接从广场打车走了,可真就错过了这份独特的烟火气。
走进去,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脚下的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坑坑洼洼的地方还积着前两天的雨水,倒映着两旁老旧的房屋。墙壁上爬满了青苔,有些地方的墙皮脱落的厉害,露出里面斑驳的红砖。说真的,这些安顺站周边小胡同,样子是有些破败了,但那份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却是崭新的玻璃大楼里找不到的。
你听,这巷子里的声音多丰富。二楼传来炒菜的刺啦声,紧接着一股辣椒混着腊肉的浓香就扑鼻而来,勾得人肚子直叫。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正用带着浓重安顺口音的普通话和邻居唠着家常,说的无非是今天的菜价、孩子的功课。有老人坐在自家门槛上,眯着眼,手里的蒲扇慢悠悠地摇着,看着过往的行人。火车站的广播在这里变得模糊,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背景音。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在一个拐角处发现了一家剃头铺子。嘿,现在可真少见这种老式铺子了。老师傅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正给一位大爷理发,推子发出嗡嗡的声响,碎头发渣子轻飘飘地落在地上。屋里摆设简单,一面镜子,一张椅子,架子上摆着些瓶瓶罐罐。这手艺,怕是干了几十年了吧。我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老师傅抬头对我笑了笑,那笑容里满是安详。
再往里走,还能看到一些老式的杂货铺,卖着针头线脑、锅碗瓢盆。门口往往蹲着一只慵懒的猫,对谁都爱答不理的。这些安顺火车站小巷子,它们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证明,即便外面已经是高铁飞驰的时代,这里依然守护着一种缓慢而坚定的节奏。它们是这座城市的另一面,不那么光鲜,却足够温暖,足够真实。
我不由得想,这些巷子里的居民,每天听着火车的汽笛声入睡、醒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也许,那呼啸而过的列车,代表着远方和离别;而他们脚下这安静的安顺站周边小胡同,则代表着家和守候。这一动一静,一新一旧,就这么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光芒洒在巷子里,把一切都染得温馨起来。我该走了,回头又望了一眼这片错综复杂的天地。火车站的广播再次清晰地响起,提醒着我该回到那个快节奏的世界了。但这些小巷子里的光影、声音和气味,却像一张老照片,稳稳地留在了心里。下次再来安顺,我一定还要到这里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