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学生品茶喝茶上课,林芝学子茶香课堂体验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照进教室,几个学生正小心翼翼地将陶壶注满热水,墨绿色的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这不是茶馆,而是林芝某中学每周叁的茶香课堂。
班长次仁一边给同学们分茶具一边笑着说:“刚开始觉得泡茶就是老人家的事,现在才发现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他手腕轻轻转动,让第一泡茶汤均匀浸润每个茶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练习了整整叁节课才掌握要领。
茶香里的文化课
负责这门课的德吉老师原本教语文,她在教室里慢慢踱步,偶尔停下来纠正学生握壶的姿势。“你们看,这片茶叶来自我们林芝易贡茶场,海拔2300米以上。”她捻起一片干茶放在掌心,“高海拔让茶叶生长更慢,内涵物质更丰富。”
坐在窗边的卓玛举起了手:“老师,我发现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味道真的不一样!”她上周还专门做了实验,把相同茶叶用60度、80度和沸腾的水分别冲泡,认真记录了每种的口感差异。这种自发的研究精神,让德吉老师颇感惊喜。
孩子们在茶香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泡茶技巧。有次讨论茶叶贸易历史时,数学老师突然加入,带着大家计算古代茶马古道的运输成本;地理老师则讲解起不同产茶区的土壤气候特点。这杯茶,不知不觉串起了多学科知识。
最让老师们意外的是,这个看似“不务正业”的课程,反而提升了学生们的专注力。平时坐不住的小扎西,在茶道课上能安静地观察茶叶沉浮整整一节课。“说来奇怪,看着茶叶慢慢展开,我的心也跟着静下来了。”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家长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质疑转变为支持。一位母亲在家长群里留言:“孩子昨天回家,居然主动给我们泡茶,还讲了很多茶文化知识。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是真的受益了。”
随着课程深入,学生们开始自发组织茶会。他们用零花钱凑钱买了藏式茶桌,从家里带来各种茶叶分享。上个周末,他们还邀请附近小学的弟弟妹妹来体验,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
微风穿过教室,茶香与少年们的笑声交融在一起。这片生长在世界屋脊的茶叶,正在这群高原孩子手中,泡出独特的教育滋味。或许正如德吉老师所说:“教育有时候需要慢下来,就像等待一杯好茶绽放。”而林芝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这些时光,已然成为他们成长记忆中特别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