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大学门口暗号变了,学校门前口令已更新

发布时间:2025-11-06 06:32:23 来源:原创内容

这两天路过冀州大学正门的人都会发现,往日直接进出校门的学生们,现在总会在闸机前停留片刻。有的低头划拉手机,有的凑在同伴耳边嘀咕两句。嘿,你猜怎么着?原来是学校门口那套用了叁四年的老暗号,悄没声儿地换了新花样。

记得上学期末那阵子吧,进门还只要对着门禁念句“浩然正气”就行。现在可好,新暗号不光要对上诗句,还得在手机上点几下。前天我亲眼见着个赶时间的男生,因为手忙脚乱输错步骤,被闸机拦在外头直跺脚。旁边保安大叔抱着保温杯乐:“急啥?新规矩总得适应两天。”

新旧暗号的这点变化

要说这冀州大学门口暗号变了,变得还真有意思。以前就一句话的事儿,现在倒好,变成诗词接龙了。前天我在门口观察了半小时,发现新生们个个把手机攥得死紧,嘴里念念叨叨背古诗。有个戴眼镜的姑娘特别逗,轮到她时突然卡壳,憋了半天扭头问同学:“春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真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吗?我咋觉得是红豆生南国呢?”

保安亭里那位姓王的师傅跟我说,这次冀州大学门口暗号变了可不是随便换的。学校特意请文学院老师挑了几百首古诗,每周随机轮换。用教务处长的话说,这叫“把传统文化融入日常”。不过学生们私底下都管这叫“每日语文小测验”。

其实要说麻烦吧,刚开始确实有点。上周叁下雨,有个男生一手撑伞一手拎早餐,愣是空不出手来操作手机。最后还是保安大叔看不下去,从亭子里探出身子帮他点了确认键。但这几天习惯之后,我发现同学们在门口排队时都会主动互相提醒:“今天考《将进酒》片段啊,别忘了准备!”

暗号更新带来的小插曲

最逗的是上周五傍晚,文学院张教授骑着老凤凰自行车要出门,结果在闸机前也被难住了。老爷子扶了扶眼镜,对着显示屏上的“请接下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直挠头:“这纳兰性德的词我上课刚讲过,怎么关键时刻想不起来了?”后来还是他带的研究生凑过来提示:“何事秋风悲画扇呀老师!”教授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

不过说真的,这套学校门前口令已更新的系统,倒是让校门口热闹了不少。以前大家低头刷手机就进去了,现在经常能看见叁五成群的学生在讨论诗词。有时候对暗号对到一半,突然就争辩起某个字的读音,或者某个典故的出处。食堂打饭排队时,还能听见有人念叨:“明天该不会考《逍遥游》吧?那我得提前看看注释。”

保卫科的李科长跟我说,他们监控里注意到,自从换了新暗号,校门口逗留时间反而变长了。不过这不是坏事——以前总有外头的人想混进去,现在这套诗词验证,直接把那些图谋不轨的给筛掉了。毕竟能随口对上“沉舟侧畔千帆过”下一句的,多半真是本校师生。

现在每天早晚高峰,冀州大学门口就跟诗词大会现场似的。偶尔能看见有同学因为接不上诗句,急得抓耳挠腮。这时候保安就会乐呵呵地提醒:“同学,要不你换个入口?东门今天考的是《春晓》。”说来也怪,虽然刚开始大家都嫌麻烦,但这半个月下来,连最不爱背诗理工科男生,都能随口对上几句唐诗宋词了。

昨儿傍晚我路过时,正赶上校广播站播送通知。说明天起要增加《诗经》选段,建议同学们提前温习“关关雎鸠”那几首。你猜怎么着?门口排队的学生非但没抱怨,反而有人开心地说:“终于轮到先秦诗歌了,我特意准备了好几天呢!”看来这冀州大学门口暗号变了的新规矩,倒是阴差阳错地成了校园新时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