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亳州小巷情缘何处寻

发布时间:2025-11-03 17:29:05 来源:原创内容

你说,这亳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呢?我站在青石板路上琢磨着,雨水正顺着马头墙的瓦当滴答往下落。老街窄得只能容两人并肩,卖牛肉馍的铺子飘出带着孜香的白汽,混着中药铺当归黄芪的味道,在潮湿的空气里打了个转。

巷口修鞋的老张头倒是看得明白。那天我问他见没见过的年轻情侣,他手里的锤子顿了顿:"从前这巷子像个大蚂蚁窝,家家门敞着,孩子满巷窜。现在嘛..."他指了指巷尾新装的智能门锁,"都关着哩。"

老药铺里的叁十年

德振堂药柜最底层的抽屉卡住叁年了,陈师傅一直没修。那是他妻子生前常用的抽屉,装着甘草和冰糖,专门用来哄哭闹的小孩。妻子走后,他就让那抽屉保持着原样,偶尔拉开旁边的抽屉取药,手总会在那只卡住的抽屉上停一停。

隔壁理发店的王嫂说,每天下午四点,陈师傅都会泡两杯亳菊茶——以前这个点,他妻子该从纺织厂下班回来了。我问陈师傅亳州小巷情缘何处寻,他指了指那只抽屉:"不就在这儿么?叁十年了,她没离开过这条巷子。"

巷子中段的姜奶奶更有意思。她每天拄着拐棍,慢慢挪到巷口的邮筒前站一会儿。那邮筒早就废弃了,绿漆斑驳,投信口锈成了深褐色。她孙子告诉我,奶奶在等一封信,等了五十二年。"是我爷爷的信,"年轻人笑了笑,"他六九年去西北支援建设,说安顿好就接奶奶过去。"

其实老爷子去西北第二年就因事故去世了,巷子里的老邻居都知道。但没人说破,由着老太太每天去等。仿佛那封永远不会来的信,比真来了更有分量。

新来的租客们

当然也有新的故事。去年搬来的小宋两口子,在巷尾开了家小咖啡馆。开始街坊们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药草和咖啡豆混在一起,直到尝了他们的亳菊拿铁——还真有点意思。他们养了只叁花猫,现在整条巷子的人都知道下午叁点猫会去李奶奶家蹭鱼干。

现在你问我亳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可能藏在某个卡住的抽屉里,等在生锈的邮筒前,或者就在新调的那杯咖啡里。这些天我渐渐明白了,巷子还是那条巷子,变的是住在里面的人。但总有人愿意在这弯弯曲曲的巷弄里,留下点弯弯曲曲的故事。

昨傍晚我又路过老巷,看见小宋夫妇在教姜奶奶用手机视频。奶奶对着屏幕说了句:"巷口的杏花要开了,你回来看看不?"屏幕那头静默着,但夕阳把叁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青石板上粘成一片。

修鞋的老张头收摊前跟我念叨:"瞧见没?这巷子像个老树根,看着干巴巴的,地底下还连着营养哩。"他这话让我想起陈师傅药柜里那些药材——有的辛辣,有的甘甜,有的带着苦味,但混在一起,偏偏就能治百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