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小巷服务哪里有,青州小巷服务位置查询
最近总听邻居们念叨青州小巷服务,我寻思着这到底是什么呢?于是决定出门转转,看看这青州小巷服务哪里有。
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斑驳的老墙,爬山虎在微风里轻轻晃动。几位老人家坐在巷口聊天,我凑上前打听。一位大爷摇着蒲扇说:“你要找青州小巷服务啊,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右转,那儿有个便民服务站。”
巷子里的温暖驿站
顺着大爷指的路,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座青瓦白墙的小屋子。推门进去,凉风扑面而来,原来是开了空调。墙上挂着服务项目表,从代收快递到帮忙联系维修工,足足列了十多项。工作人员小李正帮一位大妈操作手机缴费,动作特别熟练。
“我们这儿就是给大家图个方便。”小李忙完手里的活,转头对我说,“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来这儿就能办妥各种事。”说着指了指角落里的图书角,“等办事的时候,还能看看书、喝喝茶。”
正聊着,进来个年轻人要寄快递。小李利索地拿出打包材料,边忙活边说:“附近住户的快递我们都熟悉,谁家经常网购,谁家儿女在外地寄东西来,心里都有数。”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供销社,也是这般热闹亲切。只不过现在的服务项目更贴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住在巷子深处的王婶来取女儿寄来的包裹,顺带让小李帮忙在网上买了降压药。“以前得跑到大老远的药店,现在走几步路就解决了。”她笑着对我说。
转角遇见贴心服务
走出服务站,我又在巷子里转悠。没想到在巷子中间又发现了个服务点,这个点更特别,就设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主人把临街的屋子改造成了服务点,透过木栅栏能看见里面摆放着共享工具和急救箱。
“这是咱们巷子自发搞的互助点。”正在修剪花草的陈师傅放下剪刀,“谁家需要扳手、梯子这些不常用的工具,过来登记就能借用。晚上突发小毛病,也能来这里取常用药应急。”
这时有个小伙子来还冲击钻,陈师傅边登记边说:“这把钻子这个月已经帮五户人家装过东西了。”想想真是,有些工具一年用不了几次,每家都买确实浪费。这样共享着用,既省钱又省地方。
我忽然明白,青州小巷服务哪里有这个问题,答案不止一个。它既在固定的服务站里,也在街坊邻里的相互关照中。这种服务不像大商场那样光鲜亮丽,却特别接地气,像巷子里的老槐树,把根须深深扎进泥土里。
往回走的时候,夕阳把巷子染成了暖金色。看见几个老姐妹坐在服务站门口择菜聊天,小朋友在图书角安静地看绘本。这样的场景,让人心里暖暖的。青州小巷服务位置查询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日常经过的巷弄里,在邻里相遇时的问候里,在互帮互助的点滴时光里。
或许明天我该去看看,能不能也帮服务站做点什么。毕竟这样温暖的小巷,需要每个人添一把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