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鹤壁微信附近人叁小时300元
昨天晚上刷朋友圈,突然看到老同学发了条状态:"在鹤壁出差叁天,快闷出病了"。底下有人回了句:"试试微信附近的人啊,挺热闹的。"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笑了,想起前两天在本地论坛看到的帖子——"鹤壁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这价格听着挺玄乎,但仔细想想,现在啥服务不能明码标价呢?
要说微信这个功能,刚推出时确实新鲜。记得最早用附近的人,就是看看周围有没有志同道合的球友。现在可好,卖茶叶的、做微商的、搞服务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上次在新区吃饭,随手刷了下附近的人,十分钟里叁个头像靓丽的账号主动打招呼,开场白都像复制粘贴的。
这价钱到底能买来什么
说到"鹤壁微信附近人叁小时300元"这个价码,我特意问过做餐饮的朋友。他说现在请个临时服务员,时薪也就二十来块。叁百块能包下叁小时,要是正经服务,那得是多专业的技能?但要是往别的方面想,又觉得这价钱不太对劲。有次打车听司机唠嗑,说常在酒店附近接到年轻姑娘,上车就忙着回微信消息。
其实在鹤壁这样的城市,生活节奏没那么快。很多人用附近的人功能,纯粹是为了解闷。我表弟去年失业那阵子,天天抱着手机刷附近的人,最后还真通过这个功能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有个老板在附近的人里发招聘启事,觉得这方式比传统招聘更快。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人是不是太依赖手机了?想认识新朋友,宁可对着冷冰冰的屏幕,也不愿下楼遛个弯。我们小区篮球场经常空着,倒是业主群里异常活跃,这现象挺有意思。
前两天路过裕隆超市,听见两个小姑娘在讨论怎么防范微信诈骗。其中一个说,她妈妈最近总收到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开口就夸她头像有气质。另一个立刻提醒:"要小心那种刚聊天就推荐投资项目的。"确实,现在利用附近功能进行的骗局层出不穷,有时候叁百块钱的事,最后可能损失更多。
说到价格,300元在鹤壁能做什么?够两个人吃顿不错的火锅,能看十场电影,或者买叁杯网红奶茶加些小吃。如果把叁小时用来学习,能上两节钢琴课,或者一节私教课。这么比较的话,同样的时间和金钱,是不是能换来更实在的东西?
我有个在社区工作的亲戚说,现在很多老年人也开始用这个功能。他们不像年轻人那么熟练,经常误点广告,有时候看着真让人担心。科技发展是好事,但要是缺乏引导,反而会带来麻烦。
最近天气转凉,世纪广场晚上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其实线下交流的温度,是再先进的社交软件都替代不了的。与其盯着手机屏幕等待陌生人的回复,不如下楼感受真实的生活气息。说不定在广场舞的旋律中,在篮球场的对抗中,就能遇见投缘的朋友。
记得之前有个热搜,说现在的年轻人又开始流行写信交笔友。这种慢节奏的交流方式,反而让人更珍惜每次来往的内容。科技在进步,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永远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