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资兴附近人500元服务
最近路过资兴,晚上刷手机时总能看到“附近的人”弹出些让人皱眉的广告。你说这500元一次的标注,到底藏着什么门道?我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心想这种明码标价的服务,背后怕是没那么简单。
记得上周在资兴东江边散步,听见两个年轻人蹲在石阶上嘀咕。穿灰罢恤的小伙子边划手机边抱怨:“昨天试了那个500块的,结果刚到酒店就让我先充会员。”他同伴猛地拍大腿:“你也遇上这种了?我上周直接被忽悠着转了叁次账!”夜风把他们的对话吹散在江面上,却在我心里敲了记警钟。
藏在二维码背后的陷阱
特意找在资兴做片警的老同学喝了杯茶,他握着玻璃杯直摇头:“这半年接到十几起报案,都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联系,见面地点约在资兴大道那几家连锁酒店。”他手机相册里存着受害者截图的聊天记录,那些头像看着挺漂亮,可要求转账的套路如出一辙——先要路费,再收押金,最后还得付什么安全保障金。
有个在资兴开便利店的张姐跟我唠嗑时提到,常看见打扮时髦的男女在店门口晃悠,专挑独行的男性加微信。“有回听见他们电话里说‘老规矩先转500’,转眼就从我这儿换了整条烟走了。”张姐边说边整理着货架,玻璃柜台反射出她忧虑的眼神。
其实琢磨琢磨就明白了,正经服务哪需要不停在微信附近的人里撒网?更不会在资兴这种小城里搞出标准化定价。倒是那些被荷尔蒙冲昏头脑的年轻人,最容易掉进这种精心设计的圈套。
前天在资兴广场石凳乘凉,遇见个蹲着吃盒饭的外卖小哥。他擦着汗说送餐时撞见过诈骗现场:“1508房那男的抓着手机在走廊吼,说转了叁次钱连人影都没见着。”外卖箱上的反光条在夕阳下忽明忽暗,像极了那些摇摆不定的贪念。
现在每次经过资兴那些亮着霓虹灯的街区,看见树影里闪烁的手机屏幕,总会想起老民警的忠告:有些二维码扫出来的不是艳遇,而是精心编织的罗网。那些标注着500元一次的资兴微信附近人服务,终究要让人付出比金钱更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