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区域称作堡垒区

发布时间:2025-11-07 19:06:56 来源:原创内容

刚到牙克石念书那会儿,总听学长们说起"炮楼"这个称呼。说实话,第一次听见还挺纳闷的——这年头哪来的炮楼?后来在校园里混熟了,才慢慢品出这个称呼里的门道。

其实所谓的炮楼,就是大学城周边那些高高低低的出租公寓。这些房子大多五六层高,外墙简单刷着涂料,阳台挨着阳台,远远望去真像战争年代的那些碉堡。最早这么叫的应该是土木系的学长,后来这个称呼就像长了腿似的,在校园里传开了。

炮楼里的烟火气

记得第一次去炮楼找同学,穿过窄窄的巷子,耳边是各家各户的炒菜声。二楼有人在练吉他,叁楼阳台晾着刚洗的牛仔裤,四楼的租户在窗口种了好几盆绿萝。这些炮楼虽然外表朴素,里头却装着太多年轻人的故事。

有个读研的师兄在炮楼住了叁年,他说最难忘的是冬天。零下叁十度的夜晚,几个同学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吃火锅,窗户上结着厚厚的霜,屋里却热气腾腾的。这种滋味,住学校宿舍的同学可能很难体会到。

说起来,炮楼这个名字听着生硬,实际上这些建筑构成了牙克石大学城特有的生活图景。它们就像大学的延伸,承载着学生们在课堂之外的点点滴滴。

从炮楼到堡垒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把炮楼周边的区域叫成了堡垒区。这个称呼挺有意思的,既延续了炮楼的意象,又把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大学城周边的商圈和生活区。

堡垒区里什么都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打印店,老板能记住每个常客的论文格式要求;开了十年的麻辣烫小店,老板娘总会给熬夜复习的学生多抓一把青菜;还有那家总放老歌的奶茶店,成了不少情侣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所,对牙克石的学生来说,却像是求学路上的一个个驿站。有时候觉得,堡垒区这个称呼特别贴切——这些地方确实给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庇护,让离家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

去年冬天,听说市政要对这片区域进行改造,好多同学都在朋友圈里转发这个消息。虽然大家都明白改造是好事,但心里多少都有些舍不得。毕竟,这些看似普通的炮楼和堡垒区,装着太多人的青春记忆。

现在偶尔回牙克石,还是会特意绕到堡垒区转转。那家打印店还在,只是换了新的招牌;麻辣烫小店扩大了店面,但味道还是老样子。站在熟悉的街口,忽然觉得这些建筑不光是砖瓦水泥,更像是时间的容器,封存着一届届学生的笑闹声。

或许每个大学周边都有这样的地方吧,它们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故事,成为一代代人共同的记忆坐标。在牙克石,它们就是那些被称作炮楼的建筑,和那片被叫做堡垒区的地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