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

发布时间:2025-11-03 01:43:42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老河口火车站,突然被一位拎着菜篮的大妈拦住:"小伙子,你知道火车站后面那条小巷子叫什么吗?我去闺女家送菜,绕了两圈都没找着路口。"

这个问题可真把我问住了。我在老河口生活了二十多年,经常在火车站附近转悠,可还真没留意过那条不起眼的小巷。犹豫了一会儿,我指着火车站西侧:"要不您往那边走走看?我记得那边好像有几条小巷子。"

巷子深处的烟火气

后来出于好奇,我特意去火车站后面转了一圈。原来那条小巷就在出站口往右拐,走个百来米的地方。巷口窄得很,两个人并排走都嫌挤,可往里走十来步,眼前豁然开朗。早餐摊冒着热气,卖菜的叁轮车停在路边,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喝茶下棋,这景象和火车站前的车水马龙完全是两个世界。

我逮住巷口修鞋的老师傅打听:"师傅,这条巷子有名字吗?"老师傅头也不抬:"就叫后街小巷呗,住了几十年,谁还管它叫啥。"旁边卖豆浆的大姐插话:"以前倒是挂过路牌,后来风吹日晒的,早就看不清字了。"

说来也怪,这条没有正式名称的小巷,在老河口人嘴里就有了各种叫法。年轻人管它叫"火车站后街",年纪大的习惯说"老巷子",还有根据巷口那棵老槐树叫它"槐树巷"的。不过这些称呼都停留在大家的口耳相传中,地图上根本找不着。

藏在记忆里的老地方

巷子深处有家理发店,老师傅在这理了四十多年的头发。我进去理发时问他:"您知道这条巷子官方名字叫什么吗?"老师傅拿着推子笑了:"重要吗?你看我这店连招牌都没有,老街坊不都找得来?"他指着墙上发黄的价目表,"最开始剪头发五毛,现在十块,在这条巷子里,时间好像过得特别慢。"

有个住在巷尾的大哥告诉我,他小时候常在这条巷子里捉迷藏。那时候巷子两边还是土墙,夏天爬满牵牛花。现在虽然铺了水泥路,但那些老房子、老店铺都还在,只是更旧了些。"每次回老家,我都要来这条巷子走走,"他说,"闻到煤炉味和饭菜香,就知道到家了。"

确实,这条巷子就像一个时光容器,保留着老河口最朴实的生活气息。早上能听到各家各户的开门声,傍晚飘着炒菜的香味,晚上还有邻居在路灯下打扑克。这些细碎的日常,比任何路牌都更能定义这条巷子。

后来我在市档案馆查到,这条巷子在1958年的城市规划图上标注的是"车站后巷"。不过这个正式名称早就被大家遗忘了,现在连巷口的门牌都模糊得看不清。

前几天又路过火车站,看见几个游客站在巷口张望。我主动上前:"找车站后街是吗?从这儿进去就是。"他们道谢着往里走,想必是慕名来找那家有名的芝麻烧饼店的。看来不管有没有正式名称,这条巷子早就成了老河口人心照不宣的地标。

其实想想,一条巷子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承载的那些鲜活的生活记忆。就像那位理发师傅说的,在这条巷子里,时间走得很慢,人情味却很浓。每次走过这条小巷,都能感受到老河口最本真的生活脉搏,这或许就是它最动人的地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