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辽源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约见
这两天我手机老是弹出内存不足的提醒,清理相册时翻到一张辽源老店的麻辣拌照片,突然想起当初就是通过辽源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功能找到这家店的。说来也挺有意思,那会儿刚搬到辽源才叁天,想吃口地道的却不知道哪家正宗。
隔壁奥颈贵颈信号都比我知道的店多
当时躺在床上摆弄手机,顺手点开那个熟悉的小企鹅。要说这辽源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约见的功能吧,我平时基本不用,那天也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就点开了。结果刷到的第一个动态就是隔壁栋邻居发的麻辣拌探店视频,红油滋滋冒泡的样子隔着屏幕都觉得香。
我盯着那个定位距离"200米"的标志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在评论区留了句"求带路"。没想到五分钟后就收到回复:"走啊,现在去刚好不用排队"。这事儿现在想起来还挺妙,要是当时没划开那个页面,可能到现在都不晓得巷子口那家破旧小店藏着全辽源最够味的麻辣拌。
自从加了好几个本地美食群,我的辽源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记录里就越来越热闹。上周叁深夜饿得睡不着,又手痒点开附近动态,发现五百米外有家烧烤摊刚开张。跟着导航摸过去的时候,店主正拿着手机在群里发定位,看见我就笑:"又是看了辩辩摸过来的吧?"
菜市场阿姨都比我会用这个功能
后来发现这功能在辽源人手里玩得特别活。早市卖豆腐的阿姨会把二维码贴在推车上,年轻人扫完直接进她的特产群;修鞋的大爷虽然不打字,但每天收摊前会在附近动态发叁遍语音;连社区网格员都学会用这个功能通知停水停电——比贴告示管用多了。
不过要说最让我惊讶的,是上周帮亲戚找钢琴老师。本来打算去中介问问,结果早晨买煎饼时顺手刷新附近动态,正好刷到隔两条街的音乐工作室在招学员。现在侄女每周末都要穿过半个城区去上课,而老师就是当初在辽源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约见列表里偶然刷到的头像。
昨天路过龙首山公园,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在樱花树下转悠。听见他们聊天才知道,都是在用附近功能约同好拍汉服外景。有个梳双髻的小姑娘边整理裙摆边说:"比发朋友圈管用,刚发布十分钟就凑齐五个人了。"
其实想想啊,在这个动不动就要下载新础辫辫的年代,有些老功能稍稍变个用法,倒比很多花里胡哨的新软件更接地气。就像我手机里那个永远舍不得卸载的蓝色图标,每次点开附近页面,就像掀开了辽源这座小城的生活一角。至于下次刷新会遇见什么,可能是新开的奶茶店,可能是拼车的邻居,也可能是另一个举着手机找麻辣拌的馋猫——谁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