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可约性
从打招呼到见面的距离
在深圳,很多人闲下来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心里可能都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人里,有能真正约出来见个面的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更像是一门需要观察和感受的社交学问。
第一印象往往来自头像和资料。一个真实、清晰的生活照头像,会比风景、宠物或者模糊不清的照片可信度高一些。如果个人资料填写得比较完整,比如有工作行业、兴趣爱好这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真实感。毕竟,愿意展示这些信息的人,通常抱着相对开放的交友心态。反过来说,如果资料一片空白,头像也显得很随意,那对方可能只是随便刷刷,交流意愿本身就不强。
好了,资料看完,接下来就是开口打招呼。对方回复的速度和内容,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他/她回复得比较及时,并且能针对你的话题进行延伸,比如你问“你也喜欢爬山吗”,对方回答“是啊,深圳塘朗山的风景就不错”,这种有来有往的对话,说明对方有交流的诚意。这往往是判断对方是否值得继续聊下去的重要一步。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消息发过去石沉大海,或者对方只是敷衍地回个“嗯”、“哦”。遇到这种情况,基本就可以判断,对方目前没有深入的社交意愿,不必过多纠结。
线上聊得欢,线下见光难?
当线上聊天比较顺畅,想从“网友”关系更进一步时,考验就来了。怎么自然地把话题引向线下见面,是个技术活。
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从你们正在聊的话题里找机会。比如你们都在聊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你就可以顺势说:“这部电影口碑好像不错,要不找个时间一起去看看?”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邀约,显得自然不突兀,对方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很多。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邀约,是判断对方真实意愿的一块试金石。
邀约的细节也能看出对方的诚意。如果对方爽快答应了,并且愿意一起商量具体的时间、地点,比如提出“周末下午在福田COCO Park那边碰面怎么样?”,这说明他/她是真心想见面。反之,如果对方总是用“再看吧”、“最近有点忙”这种模糊的理由推脱,那很可能他/她只是享受线上聊天,对线下接触并没太多兴趣。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无论线上聊得多好,涉及到见面,尤其是第一次,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比如商场、咖啡馆,并且提前告知家人或朋友你的去向,这些都是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
说到底,在深圳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去认识新朋友,本身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但整个过程需要我们多点耐心,多些观察。从仔细看资料,到认真聊天,再到尝试邀约,每一步其实都在帮助我们筛选和判断。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抱过高的预期,反而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