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习茶品茗日常

发布时间:2025-11-05 15:29:55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吴川这所学校的教学楼,还没进教室就先闻到一阵茶香。你说奇怪不奇怪?教室里既没有冒着热气的烧水壶,也没有摆满茶具的桌子,可那股子清新淡雅的茶香就是萦绕在空气里,像调皮的孩子似的钻进你的鼻腔。

走廊尽头的初叁(五)班正在上语文课,李老师捧着一本翻旧了的《诗经》,同学们桌上都放着保温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朗朗读书声里,有个男生悄悄拧开杯盖,茉莉花茶的香气就飘了出来。李老师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着说:"咱们今天读的可是两千多年前的茶诗,你这杯现代茉莉花茶,算是古今呼应了。"

茶杯里的学问

你可能会想,学生在课堂上喝茶,那还得了?这不是要乱套嘛!刚开始家长们也这么担心过。叁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跟我说起这事时直乐:"去年开学,张明轩的妈妈特意打电话来,说孩子往书包里塞了好几种茶叶,问我管不管。"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孩子带来的茶叶成了自然课的好教材——同学们轮流观察不同茶叶的形状,比较茶汤颜色,连最坐不住的孩子都瞪大眼睛等着看茶叶在热水里舒展的样子。

慢慢地,老师们发现这事有点意思。数学老师在讲百分比时,让同学们泡不同浓度的茶来比较;生物课上讲到植物细胞,直接拿茶叶当标本;历史老师更是把茶文化讲得活灵活现。这些吴川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经历,反而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五年级那堂特别的"茶话会"。那天下午,教室里的课桌被拼成了一个大方桌,上面摆着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各式茶杯——有印着卡通图案的塑料杯,也有爷爷给的紫砂小杯。孩子们轮流给自己倒茶,给同学添水,说话声音轻轻柔柔的,那个平时总爱抢话的小胖子都学会了等别人说完再开口。

不一样的改变

教导主任刘老师跟我聊起这事,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最开始就是想着让孩子们多喝水,谁承想还喝出这么多门道。"他说有个叫林小雨的女生,以前上课总走神,现在为了能在课间安心品茶,写作业效率提高了不少。"这大概就是茶道里说的'静心'吧。"

确实,在这所学校里,茶不只是解渴的饮品。它变成了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成了陪伴学子课堂习茶品茗日常的忠实伙伴。课间十分钟,你会看到叁五个同学围在一起,比较今天带的茶叶,讨论泡茶的水温。那股认真劲儿,不亚于讨论一道数学题。

有一次我路过教室,听见两个男生在争论:"我觉得绿茶最好喝!""不对不对,我爷爷说红茶养胃。"争着争着,俩孩子居然跑去图书馆查资料了。这样的场景在这所学校里再平常不过——一颗好奇的种子在茶香中发芽,推着孩子们主动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窗外,木棉花开得正艳。教室里的茶香混合着书香,飘得很远。或许很多年后,这些孩子会忘记某篇课文的细节,但一定会记得这个下午——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杯中茶汤清澈,身边同学笑意盈盈,而知识就像这片片茶叶,在时光的冲泡下慢慢舒展开来,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