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修车品茶蚕蚕群,偃师汽车维修品茗微信群
你说这事儿巧不巧?前几天我的车子半路抛锚,正发愁找不着靠谱的修车店,隔壁老张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进咱偃师修车品茶蚕蚕群呗?那群主王师傅可是个妙人!”
将信将疑加进去才发现,这哪是普通的车友群啊。清晨六点就有人晒着扳手讨论涡轮增压,午后叁点又见老师傅端着紫砂壶讲解发动机保养。王师傅在汽修城开了家门店,二楼竟真摆着整套茶具,墙上挂着“修车品茶”的匾额。有回我好奇问他怎么把两件不相干的事凑一块儿,他掸了掸工装裤上的灰尘笑道:“修车是手上的精细活,品茶是心里的慢功夫,都得沉得住气。”
螺丝刀与茶针的默契
记得有次我的老伙计变速箱异响,在王师傅店里维修时,他愣是让我先陪他喝透叁泡普洱。说来也怪,等茶香沁入肺腑,他拿起工具时眼神都透着从容。拆解零件像沏茶般不紧不慢,偶尔对着某个部件沉吟:“你看这个磨损痕迹...就像茶叶舒展的状态,能看出它经历的故事。”
后来群里年轻人搞起了偃师汽车维修品茗微信群,王师傅也乐呵呵地加入。现在两个群经常联动,上周六还在他店里办了场“故障诊断与茶道沙龙”。九零后小伙修车时手忙脚乱,老师傅递过去一杯温茶:“急啥?让螺丝在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就像等茶叶慢慢沉底。”
最近群里愈发活跃,有人把泡茶时的水温控制比喻成发动机散热系统,还有茶友通过茶叶舒展状态联想到零件磨损规律。这种奇妙的跨界交流,让很多像我这般的汽车小白都学会了听声辨故障,也让我这老茶客懂得了从茶汤颜色看火候。
现在每次开车经过王师傅的店铺,总看见修车的伙计和品茶的客人错落而坐。机油的味道混着茶香,扳手碰撞声伴着盖碗轻响,这番景象在偃师这座小城里,竟显得分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