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出差怎么找当地的品茶,莱阳工作期间如何寻访本地茶饮
拖着行李箱走出莱阳高铁站,潮湿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梧桐花香。这次出差要待五天,除了处理工作,我还惦记着件事——找个地方喝杯地道的本地茶。预订的酒店在市中心,放下行李后我打开手机地图,搜索框里输入“茶叶店”,密密麻麻的红点瞬间跳了出来。
第一家店藏在老商场拐角,玻璃门上贴着“安溪铁观音”的广告。推门进去,戴着老花镜的店主正在挑茶梗。“您这儿有莱阳本地的茶吗?”我试探着问。老人扶了扶眼镜:“咱们这儿不产茶,但周边崂山、海青的茶都挺好。”他指着墙上泛黄的地图,“海青镇离这儿八十公里,他们那儿的绿茶有股海雾滋润的鲜爽。”
茶香里的意外收获
第二天开会提前结束,我溜达到酒店后街。青石板路两旁是些传统店铺,突然闻到熟悉的炒茶香。那家叫“沁香阁”的店铺很特别,竹制货架上摆着牛皮纸茶包,标签手写着“崂山春芽”“日照雪青”。老板娘正在给客人泡茶,白玉瓷杯里躺着蜷曲的绿叶。“这是今年谷雨前的海青玉露,”她递来杯茶汤,“您慢慢品。”
温热茶汤入口,像是咬了口鲜嫩的青菜,喉间还留着清甜。看我感兴趣,她找出本牛皮笔记本:“这些都是周边茶园的当季新茶。莱阳虽然不产茶,但处在几个产茶区中间,反而能集各家之长。”翻到某页时她停顿片刻,“其实我们本地人有个习惯——会把不同产区的茶拼配,调出适合本地水质的口味。”
这倒是新鲜。看我好奇,她从柜子里取出叁个陶罐:“这是枣庄的红茶,这是莒南的绿茶,这是我自己晒的莱阳梨干。试着配配看?”我学着她的样子取茶闻香,突然理解了她说的“在地风味”——就像用本地山泉水泡茶,能激发出茶叶最妥帖的滋味。
写字楼里的茶空间
后来在开发区谈业务时,发现很多写字楼里藏着茶室。有家叫“云茗社”的藏在十二楼,落地窗外是整座城市。穿亚麻衬衫的茶艺师正在冲沏茉莉银针,花瓣在玻璃壶中舒展。“很多商务人士过来谈事,”他边说边分茶,“比起咖啡厅,这里更安静。”透明茶杯里,茶汤呈现出浅金色,香气清幽持久。
他告诉我个窍门:想看茶叶品质,就点壶最便宜的日照绿。“基础茶要是都好,其他不会差。”果然,那壶二十八元的茶,叶片完整,回甘明显。结账时前台姑娘递来张手绘地图:“标星的是我们合作的茶庄,您要有空可以去看看。”
周末我按图索骥去了最近的一家。茶园在叁十公里外的山坳里,石砌小屋前摆着茶桌。主人老赵正在炒茶,铁锅里的茶叶噼啪作响。“现在年轻人总在网上买茶,”他擦着汗笑,“但茶这东西,得亲自闻过、尝过才知道合不合口味。”他泡了叁种不同火功的茶,同样是崂山绿茶,轻火的有豆香,中火带栗香,重火的竟喝出了蜜韵。
装着半包海青茶踏上归途时,我忽然觉得这次出差挺值。在酒店房间用当地水泡茶时,窗外莱阳的夜景格外亲切。茶香氤氲中,这座陌生的城市变得熟悉起来——通过一杯茶,我尝到了这片土地真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