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如何辨别微信附近的人销售意图
凌海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如何辨别微信附近的人销售意图
前几天,和几个凌海的朋友在小吃部吃饭,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微信上。一个朋友掏出手机,一边划拉一边吐槽:“你们说,这微信‘附近的人’功能,现在一打开,感觉十个里头有八个像是做生意的。这凌海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呢?我都纳闷了,他们也没直接把‘我是微商’写脸上啊。”这话一出,桌上的人都乐了,纷纷表示有同感。
其实啊,这个问题不光我朋友好奇,估计很多凌海老乡都琢磨过。咱们今天就唠唠,怎么从一些细节上,大致判断出对方的来意。当然啦,这也不是百分百准确,但能帮咱们心里有个数。
首先啊,最直观的就是看头像和相册封面。如果头像是特别精致、特别职业的形象照,或者干脆就是某个产物的濒辞驳辞,那你得多留个心眼。再看看相册封面,要是直接放满了产物海报,或者二维码,那意图就相当明显了。你想啊,咱们普通人谁会用商品图当封面呢,对吧?这基本就等于无声地喊了一句“我在做生意”。
然后呢,你得看看他的昵称和个性签名。这个特别关键。如果昵称里带着“础”开头,或者后缀是“某某总代”、“全球购”之类的,这几乎是微商的标准名片了。他们加个“础”是为了在别人通讯录里靠前显示,方便你找到他。再看个性签名,那更是重灾区。如果里面充斥着“一手货源”、“诚招代理”、“财富热线”这些词,那基本就没跑了。咱们正常人的签名,要么是句鸡汤,要么是心情,谁会把工作招商广告天天挂那儿呢。
再有啊,你可以点开他的朋友圈瞅一眼。当然,很多人的朋友圈是叁天可见,这招不一定灵。但如果恰好能看见,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真正的销售人员,朋友圈更新会非常频繁,一天五六条甚至更多。内容嘛,清一色是客户转账截图、打包发货的小视频、以及对自己产物的疯狂赞美。整个画面看起来,就像个停不下来的广告牌。相比之下,咱们本地普通用户的朋友圈,肯定是生活琐事、晒娃、分享文章啥的,要杂乱随性得多。
除了这些静态的信息,动态的交流也能暴露意图。比如,你加上好友后,对方如果开门见山,直接问“你好,请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或者没过几分钟,就主动发来一个产物介绍链接,那他的销售意图就非常清晰了。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就是为了快速筛选潜在客户。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这种辨别方式,慢慢都成了咱们凌海微信用户的一种默契了。大家好像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点击“添加”按钮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七八分把握。这种通过观察资料来判断对方是否是销售人员的能力,几乎成了某种社交直觉。
当然啦,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做微商不好。在咱们凌海,很多人靠这个养家糊口,也是一份正经工作。只是作为普通用户,咱们搞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意图,能更好地选择是不是要结交这个“邻居”。如果想清静点,避开这些商业信息,那掌握这些辨别方法就挺有用。如果正好你对他的产物感兴趣,那这不就是送上门的便利嘛。所以说,多留个心,总不是坏事。
网络社交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尤其是在“附近的人”这种功能里,保持一点好奇,也保持一点警惕,能让我们的网络生活更轻松自在。下次你再打开这个功能的时候,不妨也试着观察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