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乡镇可约全国空降,丰镇城乡可约国内抵达
这几天朋友圈都在传丰镇的事儿,说是咱们这小地方现在也能"全国空降"了。刚开始听这话我还纳闷,咱这又没机场,咋还整上航空业务了?后来才闹明白,说的是现在不管你在哪个城市,想吃咱这儿的特产都能随时送达。
去年我表姐嫁到深圳,前两天突然来电话说想喝家乡的胡麻油。我上午去老油坊买了瓶,下午快递小哥就上门取件。表姐第叁天早上就发消息说收到了,还在朋友圈晒图说"终于喝到小时候的味道"。这事儿要搁五年前,光是寄个包裹就得折腾大半天,现在真是方便多了。
从田间到餐桌的蜕变
咱丰镇的胡麻油坊现在可时髦了。王老板去年给儿子买了台直播设备,现在每天下午叁点准时开播。有回我进去瞅了眼,好家伙,在线观看的有北京的白领,上海的宝妈,连哈尔滨的餐厅老板都在评论区下单。王老板一边炒胡麻一边跟网友唠嗑:"您瞧这胡麻粒,颗颗饱满,咱这传统工艺榨出来的油,隔着屏幕都能闻着香吧?"
镇上的顺丰网点小李跟我说,现在每天光发往省外的胡麻油就有两百多件。以前网点最忙就是过年那阵,现在天天跟过年似的。他媳妇也闲不住,专门开了个淘宝店,把咱们这的莜面、黄米面都挂上网,生意好得不得了。
说起来挺有意思,我家隔壁张大爷种了二十年枸杞,以前都是等商贩来收,价格被压得低。今年他儿子大学毕业回来,直接在拼多多开了个店,把枸杞晾晒的过程拍成短视频。现在老爷子整天乐呵呵的,见人就说:"咱这枸杞现在可是坐上飞机去大城市喽!"
现在走在镇上,经常能看到叁轮车拉着打包好的土特产往快递点跑。李婶家的山蘑菇,赵叔家的小米,还有自家腌的酸菜,都成了网上的抢手货。以前总觉得"全国空降"这种词跟咱不沾边,现在倒好,连村东头九十岁的刘奶奶都知道,她做的鞋垫能寄到广州去。
前两天遇到镇中学的王老师,他说现在给学生上地理课都生动多了。讲到哪个省份,就能举例子说咱们的特产卖到了那里。孩子们听着自己家乡的东西被天南地北的人喜欢,眼睛里都放光。
要说这变化最大的,还是咱们的观念。以前总觉得好东西要留着自己吃,现在明白了,把这些特产分享出去,既能让外面的人尝到正宗味道,又能让咱的钱包鼓起来。这不,连我这种以前只会用手机打电话的人,现在都学会在微信上接单了。
晚上散步时经常看到快递点的灯亮到很晚,那些打包好的箱子里,装的不只是特产,更是咱们丰镇人的热情。每个箱子都要塞得满满当当的,就像家里孩子出远门,父母总想着多给带点东西。
这么一想啊,虽然咱们丰镇在地图上还是个小点,但通过这些飞往各地的包裹,好像把天南海北的人都连起来了。有时候看着快递车开出镇子,心里头还挺暖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