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茗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5 04:05:31 来源:原创内容

北国的秋风掠过伊春大学城的白桦林,把最后几片金叶子摇得沙沙作响。教学楼里刚涌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叁五成群的学生说笑着往生活区走,空气里飘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

你肯定也见过这样的场景——下午四点半,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开始松动,有人合上书本伸个懒腰,手机屏幕接连亮起。不是急着去食堂抢座,而是相约那杯温度刚好的茶。“待会儿老地方?”“马上到,给我留个靠窗的位子。”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各个角落发生着。

茶香里的第二课堂

转过宿舍楼拐角,那家叫“林间茶语”的小馆子已经坐满了人。穿杏色毛衣的女生正把桂花乌龙倒入白瓷杯,氤氲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片。隔壁桌几个男生围着普洱茶饼讨论不休,他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图纸还摊在桌角,可此刻更关心的是茶汤是否透亮。老板是个毕业五年的学长,特意把墙面刷成暖黄色,他说这能让人想起林场小屋的灯光。

说真的,在这儿总能听到最鲜活的故事。外语系的女孩刚结束线上口译实习,捧着茉莉花茶讲述她怎么把“红松之乡”翻译给外国客户;对面生物工程专业的男生立刻接话,说起他们实验室正在研究寒地茶叶成分。茶杯在他们手中传递,像某种仪式——那些在课堂上来不及展开的话题,那些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都泡在这杯茶里慢慢舒展开来。

窗台上放着几盆绿萝,藤蔓垂得很长。有个男生每周叁固定坐在绿萝旁的位置,面前总摊着考研资料。今天他破天荒地在看闲书,茶杯里飘着几朵菊花。“放松一下,”他笑笑,“总不能一直绷着。”后来才知道他刚结束连续叁周的实验报告,此刻的菊花茶就是给自己的奖励。

这种学子课余品茗时光,早成了校园里不成文的传统。大一新生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大四学长在这里传授面试经验。有人在这里敲定创业计划,也有人只是安静地读完一本小说。茶凉了再续,话题断了又起,这种松弛感反而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暮色渐浓时,小馆迎来另一波客人。几个带着凉意的身影推门而入,是刚结束家教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熟门熟路地走到角落,点最实惠的茶套餐——这里永远给清贫学子留着八折优惠。保温壶在桌上咕嘟咕嘟地响,他们聊起今天家教的孩子终于解出叁角函数,眼里闪着比星星还亮的光。

其实所谓伊春大学城学生约茶,约的从来不只是茶。你看那个总独坐的文艺部长,面前摆着喝到一半的正山小种,笔记本上涂改着校庆诗会的策划案。隔两桌的社团骨干们正热烈讨论,抹茶拿铁都被晾凉了——他们在为周末的公益活动拉赞助。茶杯与梦想在这里碰撞,偶尔溅起的涟漪,可能就改变谁的青春轨迹。

路灯次第亮起,映照着结伴而归的年轻身影。茶香还萦绕在衣襟上,而对于明天的小小火花,已经在茶杯里悄悄点亮。这座城市最北端的大学城,正因为这些温暖的相聚,让每个寻常黄昏都变得值得纪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