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附近大泡的电话,铁岭周边大泡联系电话

发布时间:2025-11-06 13:53:05 来源:原创内容

铁岭周边那个大水泡子

这事儿说来还挺有意思的。前几天我老舅从乡下来,非要找个叫“大泡”的地方钓鱼,说是听钓友传的,鱼又多又肥。我开着车带他在铁岭周边转悠了大半天,愣是没找着确切位置。最后实在没招儿了,老舅一拍大腿:“咱找人问问电话啊!”

您还别说,这“铁岭附近大泡的电话”还真不好找。上网搜吧,出来的都是些旅游景点,要不就是养殖场。我给114查号台打过电话,接线员也挺纳闷儿,说系统里登记的都是正规名称,没听说有个地方就叫“大泡”的。这事儿整得,差点儿就想打退堂鼓了。

后来还是村口小卖部老板给指了条明路。他说你们要找的八成是西山后头那个大水塘,本地人都管那儿叫“大泡子”,早些年是个采石场留下的坑,后来积了水,慢慢就成了野生钓鱼点。至于铁岭附近大泡的电话,他咧嘴一笑:“那地方野着呢,哪来的电话?真要找,得去村委会问问谁承包了。”

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一阵。现在啥都讲究个数字化,连卖煎饼果子的都整个微信群。可像“大泡”这样的野地方,反而保持着最原始的联络方式——得靠熟人带路,得靠嘴打听。你想啊,要是真有个铁岭周边大泡联系电话,直接拨过去问清楚方位、鱼情,哪还用得着绕这么大圈子?

后来我们真去了村委会。办公室里值班的老文书推推老花镜,从抽屉里翻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慢悠悠地说:“是有这么个地方,承包的老王头偶尔过去看看。他那人不用智能手机,你们要找他,我这儿有个小灵通号码。”说着用铅笔把号码抄在烟盒纸上,那动作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在火车站找公用电话的场景。

拿着这张烟盒纸,我突然觉得挺珍贵。现在随手就能存上千个联系人,可这个用铅笔写下的“铁岭附近大泡的电话”,反而让人格外珍惜。老舅试着拨过去,接电话的是个粗嗓门,听说我们要钓鱼,很热情地指了路,还说最近草鱼挺活跃。

等真找到地方,才发现这“大泡”确实名不虚传。水面开阔,芦苇丛生,完全不像那些被开发得整整齐齐的钓鱼场。几个早到的钓友分散坐着,见了面点点头,也不多话,专注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漂。这种氛围,倒是比那些要提前预约、限时垂钓的商业鱼塘自在多了。

回来的路上,老舅钓的鱼在桶里扑腾,他心满意足地说:“下回再来,就直接打那个铁岭周边大泡联系电话。”我却在想,也许正是这种需要费点儿周折才能找到的地方,才保留了最初的野趣。现在什么都太方便了,导航一点就到,反而少了寻找过程中的那些意外收获。

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烟盒纸,现在还被我收在车里。虽然手机通讯录里存着成千上万的联系方式,但这个手写的号码,却好像连着某个更真实、更鲜活的世界。下次要是再有朋友问起铁岭附近大泡的电话,我大概会像那个老文书一样,找来纸笔,郑重其事地抄给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