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海选场子,九江精选活动现场
舞台上的灯光晃得人眼花,台下的人群伸着脖子往前挤。音乐声震得地板发颤,参选的小伙子攥着话筒,手指关节都发白了。这是九江海选场子最寻常的傍晚,空气里飘着汗味、脂粉味和说不清的期待。
角落里蹲着个老刘,他在这片看了七八年大门。“早些年哪有这阵仗,”他掸了掸烟灰,“现在年轻人敢闯,穿个罢恤牛仔裤就敢往台上冲。”话音未落,台上传来破音的高歌,台下哄地笑开,那年轻人挠着头也笑了。老刘眯起眼:“你看,现在不怕出丑,图个痛快。”
藏在市井里的星梦
其实九江精选活动现场从来不缺怪才。上周有个姑娘抱着洗衣板来弹唱,愣是把广场舞神曲弹出了江湖味。评委笑得直拍大腿,直接给了晋级牌。你说她胡闹?人家在抖音攒了五万粉,现在天天直播洗衣板民谣。
穿西装打领带来参赛的保险公司经理,一开口却是地道相声。谁想得到他白天给客户讲条款,晚上在茶馆说《报菜名》?他抹着汗说:“站在台上,比谈百万单子还紧张。”可话筒一到手里,眼睛就亮了。
最让人唏嘘的是五十岁的超市老板娘,唱《青藏高原》时差点把房顶掀了。她说年轻时在文工团待过,现在每天凌晨四点起来进货,只能在搬货时哼两句。唱完她眼眶发红,台下却响起最久的掌声。
这些面孔堆成了九江海选场子特有的温度。你说不清他们图什么,也许就为镁光灯照在脸上的那叁分钟,能暂时忘掉柴米油盐。
评委老张私下念叨:“现在挑人标准真变了。早先光看嗓子亮不亮,现在得看有没有那股劲——就是站在人堆里能被一眼认出来的特别。”他指着刚下台的女孩,“瞧见没,穿汉服唱摇滚的,这混搭劲儿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确实,如今的九江精选活动现场像个大杂烩。有跳机械舞的大爷,有玩产产辞虫的中学生,还有带着整个广场舞团队来助阵的大妈。台下永远坐着揣梦的普通人,台上偶尔会冒出让你眼前一亮的存在。
老刘收拾着散落的矿泉水瓶,突然说:“别小看这闹哄哄的场子,多少人在这找到点念想。”他指指远处,白天在工地搬砖的小伙,正对着消防栓玻璃练舞步。“明儿个他上台,你说他能成吗?谁晓得呢。但这会儿,他觉得自己能成。”
夜色渐深,今天的海选告一段落。工作人员开始拆背景板,评委们拎着包往外走。明天这里又会挤满新的面孔,上演新的悲喜。舞台灯灭了,某个角落还有人在反复练习明天要唱的歌词,声音飘在晚风里,轻得像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