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水磨工作室喝茶,介休水坊茶室品茗
两种风味,一份闲情
说起在介休找地方喝茶,好像总能听到两个名字:一个是“介休水磨工作室喝茶”,另一个是“介休水坊茶室品茗”。乍一听,感觉差不多,不都是找个地儿喝杯茶嘛。但你要是真都去坐过,就会发现,这俩地方给人的感觉,还真不太一样。
先说水磨工作室吧。第一次去的时候,我按着导航拐进一条安静的小街,门脸不大,甚至有点低调。推门进去,先听到的不是音乐,而是隐隐约约的水磨转动的声音,咕噜咕噜的,不吵,反而让人心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这里的装修是那种旧旧的原木风格,墙上还挂着些传统的水磨工具,老板说,这儿以前还真就是个做水磨的小作坊。坐下来点一壶茶,他们用的水,据说就是自己用老水磨慢慢磨滤出来的,喝起来口感特别软,咽下去之后,嘴里还留着丝丝甜味儿。在这儿喝茶,你不自觉地就会放慢节奏,看着窗外发呆,或者翻两页闲书,感觉时间都变得黏稠了起来。
然后再说说水坊茶室。它就在一条挺热闹的街边,装修得精致雅静,白墙黛瓦,透着股江南园林的秀气。一进门,穿着棉麻布衣的茶艺师就会微笑着迎上来,引导你入座。这里的茶单更丰富,从常见的龙井、普洱到一些稀有的小众茶,选择特别多。我上次去,点了一道他们推荐的凤凰单丛,茶艺师在一旁不紧不慢地温杯、醒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光是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茶汤入口,香气层次分明,确实是一种享受。在这儿,你更能体会到茶道的那种仪式感和精致之美。
所以你看,同样是“介休水磨工作室喝茶”和“介休水坊茶室品茗”这两件事,风格迥异。一个像是在老朋友的工作室里,随意自在,带着点原始的、手工的质朴气息;另一个则像是在一个精心布置的小美术馆里,欣赏一件名为“茶”的艺术品,处处透着讲究。
那我更喜欢哪个呢?说实话,这还真得看心情。有时候觉得心里烦闷,想找个角落把自己藏起来,我就会溜达到水磨工作室,听着那咕噜声,感觉什么烦恼都能被慢慢磨平。而要是想和朋友正经聊聊天,或者就是想纯粹地品味一泡好茶,那我可能会选择水坊茶室,那里的环境和专业性能让品茶的过程变得更完整。
其实啊,不管是偏爱工作室的随性,还是钟情茶室的雅致,最重要的,不就是我们在忙碌生活里偷出来的那片刻安宁嘛。手里的这杯茶,就是通往那份安宁最简单的一扇门。下次你要是来介休,不妨也都去坐坐,看看你更中意哪一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