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24小时上门茶500左右,敦煌全天候约茶500元起
深夜十一点的敦煌,月牙泉边的灯火渐次熄灭,但我的酒店房门却被轻轻敲响。门外站着一位捧着茶具的姑娘,驼色斗篷上还沾着祁连山的夜露。“您预约的雪山杏脯茶。”她将红泥小炉摆在茶几上,沸水冲入盖碗的刹那,满屋飘起锁阳城荒漠里独有的野杏香。
沙漠深处的茶香奇迹
谁能想到在茫茫戈壁还能享受这样的服务?去年跟着骆驼队进沙漠时,夜里想喝口热茶都得自己捡胡杨枝生火。现在只要提前两小时预约,连叁危山脚下的星空营地都能送来现泡的罗布麻茶。那个茶艺师还教我用夜光杯品茶,说这样能尝出汉代戍边将士望月思乡的滋味。
记得第一次尝试敦煌24小时上门茶500左右的服务,是因为勘测队在雅丹魔鬼城迷了路。凌晨叁点给茶坊发消息,不到一小时就听见越野车轰鸣。送来的是用阳关葡萄干熬煮的八宝茶,装茶的铜壶还套着毛毡保温套。跟着茶汤来的还有张手绘地图,茶艺师指着上面的红叉说:“这儿有口隋代古井,明天你们可以去取水泡茶。”
五百块在别处可能就买盒茶叶,在这儿却能换来整套体验。上周在汉长城遗址拍星空,茶坊居然派了个懂星象的小伙子,带着二十四节气特调茶谱。他指着银河说古人把紫笋茶称为“云外仙芽”,顺手用茶汤在沙地上画出唐代茶经里的碾茶图。
当传统遇见现代
这些茶艺师都穿着改良过的敦煌纹样工装,电动叁轮车改造的茶车装着太阳能烧水器。有回在玉门关景区,看见他们用无人机给徒步团队送冰镇杏皮水,青花瓷碗底下还垫着浸过玫瑰露的湿巾。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应变能力。去年沙尘暴困住考察队的时候,茶坊老板亲自开着改装过的越野车送来姜桂茶。车上装着气象雷达和斗拱结构的茶柜,他说这是根据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里的驮运车设计的。那壶茶里特意加了锁阳和苁蓉,滚烫的茶汤就着漫天黄沙下肚,竟让人想起玄奘法师过流沙河的传奇。
现在连本地人也开始追捧这种服务。上个月在敦煌市区,看见邻居大姐订了套婚礼待客的敦煌全天候约茶500元起套餐。茶艺师们举着仿古幡旗穿梭在宾客间,用夜光杯分盛二十四种药茶,最后还用茶沫在红绸上写合卺诗。
午后在鸣沙山脚下歇脚,遇见常驻敦煌的壁画修复师。她翻开帆布包里漆器茶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六格茶粉。“这都是按敦煌遗书《茶酒论》复原的,”她掏出体温感应壶开始温杯,“现在连月牙泉边的民宿都能随时叫到这些特色茶了。”
暮色四合时,我又约了那份雪山杏脯茶。这次茶艺师带来自行设计的《丝路茶路图》折页,牛皮纸上标注着十二个朝代的煮茶法。当他点燃铜炉里的梭梭柴,恍惚看见火焰中浮现出当年驼队商旅围炉夜话的景象。砂罐里沸腾的不仅是茶水,更像是千年时光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