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100元3个小时约,榆树百元叁小时相约

发布时间:2025-11-05 15:00:13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老街的榆树下

前几天路过城南的老街,远远就看见那棵大榆树底下又围了不少人。这场景太熟悉了,让我想起差不多十年前,第一次听说“榆树100元3个小时约”这事儿。那时候我刚搬来这附近,晚上散步经过,看见树底下叁五成群的人,还以为是跳广场舞的。

后来熟了点,跟住在附近的老张聊起来才知道,这原来是个挺有意思的传统。简单说就是“榆树百元叁小时相约”——有人想学点什么,或者需要个临时帮手,就在榆树底下站一会儿,看看有没有愿意接活的人。时间大概叁小时,价钱嘛,通常是一百块左右。老张说着还指了指自己家的窗户:“我那阳台的防盗网,就是前年在这儿找师傅装的,干活特别仔细。”

我好奇地问,这靠谱吗?老张笑了,说这你得会看。那些真正有手艺的人,眼神都不一样,站那儿透着一股自信。而且这地方形成规矩了,谁要是在这儿骗人,以后就别想在这片混了。口碑这东西,在老街区传得特别快。

上周我又经过那儿,还真碰上个有意思的事。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站在树下,手里拿个画板。我凑过去看了看,他是在找模特,说是学油画的,想练习人像。正好那天我没事,就坐下来让他画。一边当模特,一边跟他聊天。他说去画室太贵了,这儿多好,自然光,还有生活气息。叁小时过去,画得确实不错,我给他钱,他反倒不好意思了,说该他谢我才对。

其实想想,这“榆树100元3个小时约”之所以能延续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它简单、直接。不需要复杂的平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人和人面对面,谈得拢就成交。现在什么都在手机上搞定,反而少了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温度。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我有次想找个会修老式收音机的,在树下等了两周末都没等到合适的。老街坊说,这种老手艺现在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不学这个。听得我有点怅然若失,这些老手艺,会不会有一天就跟这棵老榆树的落叶一样,慢慢消失了呢?

但让我意外的是,上个月经过时,发现树下多了几个年轻人。一个在教编程基础,一个在带大家做手工皮具。形式还是那个形式,叁小时一百块,内容却新潮多了。看来“榆树百元叁小时相约”这个老传统,也在跟着时代慢慢变化。

那天和我一起学编程的大姐说,她儿子在国外,她想学点新东西,等视频时能多跟儿子聊几句。教课的小伙子很耐心,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榆树的影子慢慢拉长,叁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现在我偶尔还会去榆树下转转,不一定是为了找人干活,就是喜欢那种氛围。街坊邻居碰见了打个招呼,看看今天又有什么新鲜事儿。这棵老榆树就像个自然的集市,不吵不闹,却让整条老街都活络起来。有时候我觉得,它不光是约活的地方,更像是一种连接,把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用一种特别温暖的方式连在了一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