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泄火的小巷子,通化静心的小巷
通化这座小城,总有些巷子藏在楼宇之间,窄得只容得下两人并肩。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的青苔绿得发暗,像是把整座山的绿意都收在了这里。
我第一次走进这条巷子,是因为心里堵得慌。那天和客户大吵一架,胸口憋着一团火,走着走着就拐进了这条不知名的小巷。说来也怪,一踏进巷口,那股子燥热就散了大半。巷子两旁的窗户里飘出晚饭的香味,谁家在做红烧肉,谁家在炒青菜,烟火气扑面而来。
巷子里的寻常日子
再往里走,能听见老式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文。有个老伯坐在门槛上剥毛豆,豆子落进搪瓷盆里,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看见我,咧嘴一笑:“小伙子,走累了吧?这儿有板凳。”我就真的坐下来,和他一起剥起毛豆。手上的豆荚青翠欲滴,指甲掐进去,豆子就蹦跳着滚出来。这活儿简单,却让人莫名安心。
后来我常来这条通化泄火的小巷子。巷尾有家理发店,老师傅用的还是手推子,咔嚓咔嚓的声音格外治愈。他说在这条巷子理了四十年发,见过太多愁眉苦脸进来,舒眉展眼出去的人。“人啊,就像这头发,长了就要理,乱了就要顺。”他一边给我围布一边说,手上的动作不紧不慢。
春天巷口的槐树开花时,整条巷子都是甜的。夏天午后,知了的叫声拖得老长,听着反而让人打瞌睡。秋天落叶铺了满地,踩上去沙沙作响。冬天最好,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蒙着水汽,偶尔能瞥见屋里电视机的闪光。这条通化静心的小巷,用最寻常的光景,抚平了多少人心里的褶皱。
上周又遇见那位剥毛豆的老伯,他正在巷口下棋。见我来了,朝我招招手:“来,杀一盘。”棋下得慢,他的话也慢:“你看这巷子,窄是窄了点,可该有的都有。人活着,求的不也就是个踏实?”
是啊,在这条通化静心的小巷里,时间仿佛走得特别慢。慢到可以看清光影如何爬过墙头,慢到可以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那些在外头觉得天大的事,在这儿坐一会儿,好像也就没那么要紧了。
如今我还是会常来。有时什么都不做,就坐在巷子中间的石墩上,看麻雀在屋檐跳来跳去。这条巷子教会我,生活本来就不用太复杂。就像巷口那盏昏黄的路灯,虽然不够亮,但足够照亮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