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少年辅导50元一小时
最近在小区业主群里,有个消息传得挺热闹:嘉峪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提供课外辅导。乍一看标题,我心里还嘀咕,这价格是不是标错了?现在随便请个大学生家教,时薪也得百八十块吧。
正好表姐为孩子数学发愁,我俩一合计,决定去探个究竟。周六下午,我们在社区活动室见到了这位叫李昊的同学。白衬衫熨得平整,说话时眼睛亮亮的,就是个子比同龄人矮半头。
小老师的独门秘籍
他正在教邻居家五年级的孩子解应用题。你没见过那种教法——把数学题编成寻宝游戏,每个解题步骤都对应藏宝图上的线索。孩子握着彩笔在纸上画路径,不知不觉就把相遇问题解出来了。“这里要转个弯,”李昊手指轻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像玩密室逃脱找钥匙孔。”
表姐忍不住问起少年辅导50元一小时的由来。男孩挠挠头说,原本只想帮楼下小卖部老板的孩子补课,没收钱。后来邻居们听说效果不错,非要给报酬。他琢磨着,定太高怕给家长压力,定太低又显得不认真,“50块刚好买两本辅导书”。
我注意到他随身带着个牛皮笔记本,边角都磨白了。翻开全是手绘的思维导图,不同科目用彩色胶带做标签。有个特别有趣的设计:每页右下角画着进度条,学生完成某个知识点就涂色一格。“像打游戏闯关,”他有点不好意思,“孩子们说这样比做卷子带劲。”
现在不少家长提起嘉峪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这件事,都觉得挺新鲜。隔壁单元王阿姨的孙子,跟着学了两个月,最近数学小考破天荒拿了92分。更让人意外的是,孩子现在写作业不用催了,每天掐着表等李昊来上课。
当然也有人质疑,半大孩子能教出什么名堂?上周叁我撞见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说是某教育机构区域经理,想用叁倍价格签下李昊。男孩给来访者倒了茶,话说得实在:“我现在的方法只适合教小区里这些熟悉的小伙伴。要是变成商业活动,味道就变了。”
他母亲后来跟我聊天,说儿子书桌前贴着便签条,上面写着“勿忘初心”。这四个字旁边,贴满了学生送的手绘感谢卡。有张卡片画着两个小人共同托起发光的试卷,稚嫩的笔迹写着:“以前觉得数学是怪兽,现在它是我的宠物。”
如今社区里渐渐形成了某种默契。每到周末,总有叁五个孩子聚在活动室写作业。有时李昊会带他们玩思维游戏,比如用扑克牌练速算,用跳格子记古诗。家长们发现,这种少年辅导50元一小时带来的不仅是分数变化——孩子们开始互相讲题,还会比赛谁先找到更简单的解题方法。
昨晚路过活动室,看见几个小孩围坐在地上拼几何模型。暖黄灯光洒在他们专注的侧脸上,窗外传来断续的蝉鸣。李昊正把透明塑料片迭成立体图形,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拍手:“我看懂啦!原来立方体展开图有11种可能!”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他笔记本扉页的话:“知识应该像嘉峪关的风,自由穿行在每扇愿意打开的窗前。”或许教育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昂贵的标价,而是这样心有灵犀的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