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耍女娃,青州少年游艺趣

发布时间:2025-11-05 03:38:23 来源:原创内容

青州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早,梧桐树的叶子还没完全舒展开,蝉鸣就已经在枝头闹腾起来了。老街的巷子口,几个半大小子正围成一圈,中间那个穿红背心的男孩手里攥着根竹竿,竹竿顶端系着红绸子,正有模有样地耍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那红绸子绑着的是个巴掌大的布娃娃,在他的操纵下时而翻跟头,时而打转儿,活灵活现的。

旁边看热闹的大爷眯着眼睛笑:“这青州耍女娃的手艺,可有年头没见着喽。”他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小时候在庙会上见过更地道的——那布娃娃能在细线上走钢丝,还能顺着竹竿往上爬,底下的人手腕轻轻一抖,娃娃就蹦蹦跳跳的,跟活了似的。

老手艺的新味道

现在的青州少年们给这老玩意儿注入了新花样。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红绸布娃娃,有的给娃娃穿上动漫人物的衣服,有的在竹竿上装了小彩灯,夜里耍起来流光溢彩的。更绝的是,他们还自发组织了“游艺会”,每到周末就聚在城东的小广场上切磋技艺。

我上回去看的时候,正赶上两个男孩在比试。一个让布娃娃连续翻了十几个跟头,另一个更绝,能让娃娃在竹竿顶端的圆盘上稳稳转圈。围观的孩子们拍手叫好,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看得入神,手里的冰棍化了都忘了吃。

要说这青州耍女娃最迷人的地方,大概就是那种手眼配合的巧劲儿。看起来只是手腕在动,其实全身都在配合着找平衡。难怪老辈人说,这手艺练久了,走路都带着韵律感。

有个叫小斌的男孩告诉我,他最开始学是因为爷爷会这个。后来发现,这玩意儿比手机游戏有意思多了。“你看啊,”他边说边演示,“要让娃娃跳起来,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轻。这个劲儿得在心里掂量着来。”他说着手腕轻轻一抖,布娃娃果然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游艺趣在何处

要说这青州少年游艺趣,倒不只是在于技艺的精进。更难得的是,这些孩子们在玩耍中自然形成了自己的小社群。技艺好的会主动教新手,谁创新了个新动作,大家都抢着学。有时候为了琢磨一个动作,他们能蹲在树荫下讨论半天。

我见过最温馨的一幕,是个小女孩因为总学不会让娃娃站稳,急得要哭。旁边几个大点的孩子轮流给她示范,还有人把自己的娃娃借给她练习。最后当那个娃娃终于在她手中稳稳立住时,所有孩子都欢呼起来——那种纯粹的快乐,在别处真是少见。

现在的青州耍女娃,早已不是简单的街头把戏。它成了连接几代人的纽带,也成了孩子们展现创造力的舞台。有时候想想,或许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老手艺,让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毕竟,当布娃娃在少年手中欢快地舞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生生不息的活力。

夕阳西下的时候,巷子里的竹竿影影绰绰,那些翻飞的布娃娃像极了翩翩的蝴蝶。有个孩子突然唱起了即兴编的歌谣,其他人也跟着和,歌声伴着竹竿轻响,飘出去老远。这场景让人忍不住想起那句老话——手艺不在高低,有趣最是难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