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学院外援女,学院外籍女生支援
操场上几个金发女生正和本地学生打篮球,场边围着一圈人加油。穿10号球衣的姑娘一个漂亮的叁分球,瞬间点燃全场欢呼。这是东营学院今年新来的外籍学生,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们"外援女"。
说起来,这些外籍女生的到来还挺偶然的。去年学校和美国一所大学建立合作,双方商定互派学生交流。没想到这批女生来了之后,给校园带来不少新气象。
球场内外的交流
记得她们刚来时挺拘谨的,上课总坐在后排。直到体育课上露了一手,大家才发现她们球打得这么好。现在每周叁下午,篮球场都会举行友谊赛。有意思的是,这些外援女不光教打球技巧,还会分享她们国家的训练方法。
外语系的李老师跟我说,自从这些女生来了之后,学生们学英语的积极性高了不少。"以前学生羞于开口,现在倒好,为了和她们聊天,连宿舍楼道里都有人练口语。"
说实话,这种变化谁都没预料到。原本只是普通的学生交流,现在成了校园里最活跃的文化纽带。
互相照应的日常
这些外籍女生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刚开始不习惯食堂的饭菜,有个叫安娜的姑娘连续吃了两周面包。后来中国学生带她去校门口的小吃街,现在她连麻辣烫都能吃中辣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前。这些外援女主动在图书馆帮同学补习英语,还整理了好多学习资料。这种学院外籍女生支援的行动,让很多同学特别感激。
当然啦,她们也从中国学生这里学到不少。前几天看见安娜在用支付宝买菜,还学会了讨价还价,那口带着山东味的普通话把摊主都逗笑了。
悄悄发生的变化
现在走在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中外学生凑在一起。有时是讨论功课,有时就是纯聊天。食堂角落里,总有几个女生在互相教对方语言,时不时爆发出笑声。
体育系的王教练告诉我,这批外援女来了之后,校女子篮球队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不光是技术,最重要的是氛围变了,队员们现在更敢拼敢打。"
这种变化挺奇妙的。就像一滴墨水滴进清水里,不知不觉就晕染开了。这些东营学院外援女带来的不仅是跨国的友谊,更像是给平静的湖面投下几颗小石子,涟漪一圈圈荡开,让整个校园都生动起来。
前两天路过篮球场,又看到熟悉的身影。不过这次场上多了不少中国学生,她们已经混编成队在和别的学校比赛了。场边的记分牌不停翻动,就像这段友谊,一直在续写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