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学生喝茶兼职,学生品茗兼职机会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丹江口学生喝茶兼职的招募,我第一反应还挺纳闷——喝茶也能算正经兼职?这活儿听起来比图书馆整理书籍轻松多了,至少不用搬砖啊。
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我特意去本地的茶社转了转。没想到刚进门就遇见两个系着校徽的大学生,正端着茶盘给客人介绍今年的春茶。其中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说得头头是道:"我们丹江口的水质泡茶特别清甜,您尝尝这杯毛尖..."那架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茶香里的学问可不少
后来跟茶社老板聊了会儿才明白,所谓学生品茗兼职机会,可不是简单端茶送水。学生们要先跟着老师傅学两周茶艺,从认茶叶、辨水质到掌握冲泡时间都得过关。有个姑娘告诉我,她最开始总把水温搞错,有次用沸水冲绿茶,把客人苦得直皱眉。
不过现在她已然成了店里的"茶博士",不仅能准确说出每种茶的产地特点,还会根据客人口味推荐合适的茶饮。她说最有趣的是遇到外地游客,这时候她这个本地人就能滔滔不绝地讲起丹江口的水文故事,顺便推荐几条周边游路线。
这种接地气的讲解特别受游客欢迎,有时候客人听高兴了,还会多点几道特色茶点呢。
说真的,这种丹江口学生喝茶兼职的模式挺巧妙的。学生们既不需要额外添置装备——茶社提供统一服装和茶具,工作时间也灵活,基本都能避开上课时段。最重要的是,这个活儿让人静得下心,比起在闹哄哄的餐厅打工,这里至少能坐着工作,偶尔没客人的时候还能蹭杯好茶,顺带把作业写了。
我认识的一个大二学生说,他在这兼职半年,居然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以前熬夜打游戏白天总犯困,现在每天泡杯茶,精神头足了不少,连带着学习成绩都提高了。他开玩笑说这叫"打工学习两不误"。
当然啦,任何兼职都有不容易的地方。比如周末客流大的时候,连续站好几个小时确实累人。还要记住不同老客的喝茶偏好,王叔爱喝浓茶,李阿姨喜欢80度的水温...这些细节都得用心记。不过这些锻炼,反倒让同学们变得更细心周到了。
现在想想,这种学生品茗兼职机会确实给同学们开了扇新窗户。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发传单或者做家教,在茶香袅袅的环境里边工作边学习传统茶艺,何尝不是种美好体验呢?
最近听说有些茶社还在开发更适合年轻人的新式茶饮,让同学们参与研发配方。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喝到由大学生自主研发的"丹江口特色茶饮"了。那时候,这些参加过喝茶兼职的同学,可就是名副其实的茶文化推广使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