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抚顺中学生叁小时通话八百元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抚顺有个初中生,花800块钱打了叁小时电话,消息一出来,左邻右舍茶余饭后都在嘀咕:这孩子到底在电话里说了啥,能值这个价钱?
我头回听说时,脑子里立马冒出好几个问号。现在不都微信视频了吗,谁还花大价钱煲电话粥?这可不是小孩子攒几周零花钱买盒卡牌,是实打实的八百块啊。隔壁张姐在超市干活,一天站八小时才挣一百多,这孩子叁小时电话费够她忙活一个多星期了。
电话那头藏着什么
后来才慢慢捋清楚,这通天价电话背后,藏着现在不少孩子都有的心事。那孩子不是给亲戚打的,也不是打给什么热线,而是找了个据说能“倾听烦恼”的陌生人。家长平时忙,回到家也各看各的手机,孩子在学校遇上委屈事,竟找不着人说道。等账单寄到家,爹妈眼睛都瞪圆了——他们压根不知道孩子心里憋着这么多话。
想想我们小时候,放学搬个小板凳坐胡同口,有啥事跟小伙伴一唠嗑就舒坦了。现在孩子住楼房倒是干净,可也像关在笼子里。手机电脑虽然好玩,但冷冰冰的屏幕,哪比得上有人说句“我懂你”来得暖和?
那通抚顺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买的大概就是这份“被听见”的感觉吧。虽然贵得让人心疼,可对孩子来说,能痛痛快快把心里话倒出来,可能比什么都强。
钱花在哪了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阵子抚顺中学生叁小时通话八百元的另一桩新闻。两个事儿像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是半大孩子,都花大价钱找人聊天。你说他们不懂钱难赚吗?倒也不是。现在孩子精着呢,都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可当心里堵得慌,又找不到出口的时候,那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楼下王老师教了叁十年书,他说现在孩子压力比我们那会儿大得多。考试排名、同学关系、爸妈期望,哪样都沉甸甸的。有时候大人觉得“小孩有啥可愁的”,这话最伤孩子心。愁就是愁,哪分大人小孩?
那叁小时里,孩子把憋了几年的话都倒了出来——爸妈吵架时的害怕,被同学孤立的无助,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听着都让人鼻子发酸。
这么一想,那抚顺中学生叁小时通话八百元,看似荒唐,细想却有点心酸。要是家里有个能好好说话的角落,要是爸妈能放下手机认真听孩子说十分钟,何至于让孩子走到这一步?
这事儿给所有当父母的提了个醒。我们整天忙着挣钱,想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可别忙到最后,连孩子心里想啥都不知道了。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给多少零花钱,而是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听孩子说说话。这份陪伴,是多少个八百块都换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