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泄火的小巷子,大同解忧的小巷弄
巷子里的烟火气
这条巷子藏在城市东头,本地人叫它“泄火巷”,外地人听着可能觉得奇怪。其实这名儿挺实在——巷口老陈家的凉茶铺,叁十几年了,街坊们有个头疼脑热都爱来喝一碗。老陈总说:“心里有火气,来这儿坐坐就好。”巷子不宽,两边屋檐都快挨到一块儿了,夏天走进去凉飕飕的。
往深处走,拐角处王姐的理发店还保持着九十年的模样。红色旋转灯转得慢悠悠的,老式收音机播着晋剧。来这儿理发的多是老街坊,往椅子里一坐,剪刀咔嚓声中,王姐能把你家孩子考大学、隔壁装修的琐事全聊明白。她说这条巷子啊,就是个能让人喘口气的地方。
傍晚时分,巷子真正活络起来。老陈的凉茶铺前摆开了小桌,下棋的、闲聊的,热热闹闹。刚下班的小李把电动车往墙边一靠,先不过来喝茶,倒是钻进旁边书屋待了十分钟。他说每天路过这儿,不进来转转就浑身不得劲。巷子中间那棵老槐树底下,总有几个大爷摇着蒲扇下象棋,争得面红耳赤,却从不会真生气。
我特别喜欢黄昏时的巷子。夕阳从屋檐缝隙漏下来,把青石板路面切成明暗相间的条条块块。空气中飘着各家做饭的香味,夹杂着淡淡的凉茶苦味。这时候走在巷子里,脚步会不自觉地放慢。那些白天让人烦心的事,好像都被这巷子给“泄”掉了。
说起这大同泄火的小巷子,最有意思的是它那种不知不觉的治愈力。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就是走一走,坐一坐,看邻里打招呼,听孩童追逐笑闹。巷子尽头有家裱画店,老师傅干活时总敞着门,路人能看见他仔细地裱着一幅幅字画。他说这条巷子就像他裱画的糨糊,不显眼,却能把零碎的东西粘合成完整的。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几盏昏黄的路灯,和偶尔传来的电视声。老陈收拾着茶具,准备打烊。他跟我说,明天这条大同解忧的小巷弄还会继续它的使命——让匆忙的人慢下来,让焦虑的人平静下来,让孤单的人感受到些许暖意。这大概就是它存在的最简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