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巴中夜晚10点小巷子还在吗
夜里十点的钟声敲过,我站在巴中的街头,晚风把路边的梧桐叶吹得沙沙响。这个问题突然就冒了出来:巴中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说实话,我自己也愣了一下。
沿着老城区的街道慢慢走,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主街上还有零星几个烧烤摊亮着灯,老板娘正收拾着最后一拨客人留下的竹签。但我的脚步不自觉就拐进了旁边那条窄窄的通道——这就是我今天想找的答案。
巷子里的夜晚和白天是两个世界
白天热闹的巷子,到了晚上十点确实安静了许多。青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两旁的老房子窗户大多暗着,只有偶尔一两家还透出电视机的微光。巷口那家开了二十年的杂货店正准备打烊,老板看见我,笑着说了句:“这么晚还逛巷子啊?”
我问他是不是每天都这么晚关店。他一边收着门口摆的矿泉水,一边说:“夏天嘛,总有人晚上想买瓶水。再说过路的邻居聊聊天,也挺好。”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街坊邻居坐在巷子口摇扇子乘凉的场景。
往深处走,能闻到谁家阳台飘来的夜来香。一只花猫从墙头轻盈地跳过,警惕地看了我一眼,又消失在夜色里。这里和外面车来车往的街道,仿佛是两个世界。
其实仔细想想,巴中夜晚10点小巷子还在吗这个问题,问的不仅是巷子本身,更是巷子里那种独特的生活气息。它们确实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从白天的喧闹变成了夜晚的静谧。
在另一条更窄的巷子里,我遇见了个有趣的大爷。他坐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手里拿着个小收音机,正在听川剧。“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坐会儿,”他说,“巷子凉快,安静,适合想事情。”我问他怕不怕黑,他哈哈一笑:“怕啥,这巷子我走了六十年了。”
确实,这些老巷子见证了多少代人的夜晚。现在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去商圈、去酒吧,但这些巷子依然在夜晚默默守候,给需要安静的人留一片天地。
走到巷子尽头,回头望去,深深浅浅的屋檐在夜色中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巴中的小巷子当然还在,它们在夜晚十点只是换上了另一件衣裳,从热闹的市井变成了沉思的诗人。
正准备离开时,又看见两个刚下晚自习的学生,背着书包说笑着走进巷子。他们的笑声在安静的巷子里传得很远。这个画面突然让我明白,无论时代怎么变,这些巷子始终是这座城市夜晚的底色,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