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茶会评选活动现场精选
这两天路过盘锦市区,总能看见不少茶友拎着自带的茶叶罐往同一个方向赶。一打听才知道,盘锦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正在办季度评选,这可把咱们本地爱喝茶的人给乐坏了。
说起这个盘锦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在茶圈里还挺有名气。他们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评茶会,反倒像街坊邻居凑在一块儿唠嗑。进门就看见长条桌上摆着二十多种茶样,从本地特色的芦苇茶到外地的名种都有。负责的张师傅边烫茶杯边说:"咱们这儿不拘着那些虚礼,好茶要经得起老百姓的舌头检验。"
茶香里的烟火气
有个大姐端着自家炒的菊花茶挨个请人品尝,嘴里念叨着:"今年秋燥,特意加了点薄荷叶。"旁边穿格子衫的年轻人正对着手机直播:"老铁们看这款铁观音,汤色金黄透亮..."现场既有六七十岁的老茶客慢悠悠地闻香,也有年轻人举着手机拍短视频,传统和新潮在这儿意外地和谐共处。
最热闹的要数盲品环节。工作人员给每个参与者发叁个编号茶杯,要求根据口感投票。我旁边的大爷抿了口3号茶,眯着眼睛回味:"这茶初尝清淡,但喉韵绵长,应该是咱辽河口的春茶。"结果揭晓时,大爷拍着腿乐了:"还真是!这茶就长在湿地边上,带着股水汽的甘甜。"
现场还遇到个有意思的夫妻档。妻子负责冲泡,丈夫在旁边记录水温时间。妻子每泡完一道茶就要问丈夫:"这次比上次好点儿没?"那股认真劲儿,让人想起学生时代较真的同桌。他们说参加海选不为拿奖,就是想找懂行的人帮忙挑挑毛病。
转眼两个多小时过去,桌上的茶汤换了一轮又一轮。工作人员抱来投票箱时,有个穿校服的男孩突然举手:"能给我奶奶带杯夺冠的茶吗?她腿脚不好来不了。"这话让现场静了片刻,随后响起善意的笑声——品茶这事,到底还是人情味儿最珍贵。
临走时看见获奖的茶农正在给大家分装小样,红着脸反复说:"都是大家抬爱。"窗外的夕阳给茶桌镀了层金边,瓷杯里的余香还在袅袅飘散。这样的茶会评选活动,倒像是把盘锦人喝茶的日常搬到了台前,透着种踏踏实实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