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那里有站小巷,江畔那处有条窄弄

发布时间:2025-11-03 10:44:52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我突然想起这句老话,江山那里有站小巷,江畔那处有条窄弄。这话像是从奶奶的蒲扇里摇出来的,带着陈年旧事的温度。

巷口老槐树的影子斜斜铺在青石板上,几只麻雀在枝桠间跳来跳去。往里走,阳光被挤成细细的一绺,晾衣绳上挂着邻家刚洗的碎花衬衫,水珠滴答滴答敲着时光。

巷子里的烟火气

拐角修鞋匠的摊位前摆着叁五只待修的皮鞋,他推推老花镜,手里的锥子穿过鞋底时发出噗嗤声。“这巷子啊,比我在这儿坐的年头还长。”他头也不抬地说,仿佛在跟手里的皮鞋聊天。巷子深处飘来红烧肉的香气,混着谁家收音机里咿呀的戏文。

我突然明白,江山那里有站小巷说的不只是方位,更像是生活在这里慢慢站成的样子。那些被岁月磨得光亮的石阶,墙角悄悄蔓延的青苔,还有傍晚时分各家窗口亮起的灯火,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

住在巷尾的王阿姨端着搪瓷盆出来倒水,看见我站在那儿发呆,笑着问:“找不着路啦?”我摇摇头,她说这条窄弄确实容易让人迷瞪,刚搬来时她也总转晕头。

遇见守巷人

再往里走,遇到一位坐在竹椅上的老人。他指着墙根一处模糊的字迹说,那是他小时候刻的。“那时这条江畔那处有条窄弄可热闹了,挑担卖馄饨的、补锅的、磨剪子的,从早到晚吆喝声不断。”他的眼睛望着巷口,像是能看穿几十年的光阴。

现在巷子安静多了,年轻人大多搬去了新区。但老人说,他还是喜欢这里的窄,这里的旧。傍晚时分,他依然会搬把椅子坐在门口,看最后一缕阳光从巷子尽头慢慢撤退。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住过的类似巷子,夏天会把竹床搬到外面睡觉,邻居会互相递一把瓜子,聊到星子满天。那些记忆就像这江畔那处有条窄弄一样,在城市的变迁里倔强地留存着。

正要离开时,修鞋匠叫住我,递来一个小马扎。“坐会儿吧,巷子里的风比其他地方凉快。”他说这条江山那里有站小巷最懂怎么招待人。我坐下,果然有穿堂风轻轻拂过,带着河水的气息和老墙砖的味道。

天色渐晚,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不是整齐划一的路灯,而是高低错落的门窗里透出的光,温暖又随意。我想,或许每条这样的巷子都是城市的皱纹,记录着岁月,也收藏着故事。

走出巷口时回头望,那句江山那里有站小巷忽然有了温度。它不再是个简单的方位描述,而是成了某种印记——对于如何在一片喧嚣中,找到让生活稳稳站住的角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