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100一晚同城约茶,贺州百元住宿同城品茶
贺州这地方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前两天刷手机,看见个挺新鲜的标题——"贺州100一晚同城约茶",旁边还跟着类似的"贺州百元住宿同城品茶"。说实话,刚开始我心里还犯嘀咕,这年头一百块能住啥像样地方?没想到周末闲着没事,还真去体验了一把。
沿着骑楼老街往里走,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转角那家民宿看着普通,推门倒是别有洞天。前台姑娘笑眯眯地递来钥匙:"咱家是住宿送茶券,顶楼茶室能看到整片老城区。"
百元住宿藏着什么门道
房间比想象中干净,原木色家具配着竹编灯罩。墙上挂着本地瑶绣,卫浴干湿分离,该有的都有。正琢磨着这价钱老板怎么挣钱,窗外飘来茶香——原来玄机在这儿呢。
叁楼茶室的热闹超出预期。天南地北的客人围坐在根雕茶台前,广东来的大姐正分享她买的黄姚豆豉,北京小伙儿在研究姑婆山徒步路线。穿蓝布衫的茶艺师手法娴熟,古树红茶在玻璃壶里舒展。"咱们贺州自古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她边说边分茶,"现在年轻人也爱来这儿,白天逛古镇,晚上喝茶聊天。"
临桌几个年轻人约着明天拼车去黄姚。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掏出手机:"我刚查到家老店,豆腐酿做得特别地道..."话音未落,旁边扎马尾的姑娘接话:"那咱们明早九点大堂见?"这种随性自在的气氛,倒真符合"同城约茶"的随意劲儿。
茶香里的意外收获
第二杯茶换成本地昭平绿茶。茶艺师往紫砂壶高冲低斟时,说起个趣事——上个月有对上海老夫妇,本来只住两天,结果天天在茶室待到深夜,最后续住了一星期。老爷子说在这找到了几十年前弄堂里乘凉聊天的感觉。
确实,现在宾馆越建越高档,反而少了这种围桌夜话的温情。手机叮咚响个没完,倒不如面对面喝杯热茶来得实在。想起白天在玉石林看见的摩崖石刻,宋代文人大概也是这样对着山水品茗赋诗吧。
老板过来添茶水时透露,其实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有对成都小夫妻每年都来住同一间房,说在这喝到的野生红茶比他们在云南买的还香。这话让我想起刚才尝的茶点,那个用山黄皮做的蜜饯确实特别,酸甜里带着隐约的草木气息。
夜深起身,茶台边还有两桌人在轻声聊天。月亮挂在古城墙的飞檐上,把青瓦映得发亮。回房间看见手机弹出酒店预订软件的广告,标价四五百的连锁酒店宣传图反而显得冷清。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专门为这个"贺州百元住宿同城品茶"跑一趟,或许大家寻找的,不只是个睡觉的地方。
晨起退房时,前台姑娘包了包茶样递过来。"带着路上喝,"她指指墙上贴的微信群二维码,"咱们茶友群每周都更新当季新茶。"扫码进群那会儿,正看见昨晚同桌的茶友分享了在黄花山温泉拍的星空。
车站等车时刷着群聊,有人问下周有没有人去富川看古村落。犹豫着要不要接话,手机震动显示有新消息:"周叁晚上八点,茶室到了批桂北野生古树红,谁来?"把车票拍照发进群里,配了叁个字:"算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