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附近联系500元快捷服务
最近在侯马本地的一些网络社群里,经常能看到“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这样的信息在传播。说实话,第一次刷到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天晚上和朋友吃烧烤,隔壁桌几个年轻人也在聊这个话题。穿灰罢恤的小伙子压低声音说,他表哥上周试了那个“附近联系500元快捷服务”,结果见面才发现是个坑。对方根本不是正经做生意的,付了钱没几分钟就找借口开溜。他表哥懊恼得直拍大腿,这五百块够请我们吃十顿烧烤了。
这些消息怎么就传开了
说来也怪,这种明显有问题的信息,为什么还有人会上当呢?我琢磨着,可能是现在生活节奏太快,有些人总想着走捷径。就像我楼下便利店老板说的,现在连买个早餐大家都嫌排队太久,更何况其他事情。
有个在社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最近处理过好几起类似的纠纷。有个小伙子通过“侯马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这种联系方式,买了所谓的“二手手机”,见面交易时看着挺好,回家才发现是个模型机。等他再发消息,对方早就把他拉黑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附近联系500元快捷服务”的套路并不新鲜。以前是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现在转移到微信上了。包装得更花哨了,但本质没变——都是利用人们贪便宜、图省事的心理。
我有个表弟在侯马做快递员,他说送快递时经常听到客户抱怨,说微信上总收到乱七八糟的好友申请。有个阿姨还特意问他,是不是现在微信上都能直接买东西了,怎么那么多陌生人发“500元快捷服务”的广告。
这些现象让我想起老家集市上那些“最后一天清仓”的招牌,挂了一年还在那。套路虽然老套,但总有人中招。可能骗子们也摸透了人们的心理——价格不高不低,刚好在很多人愿意冒险的范围内。
说到这,我倒想起个有意思的事。上周在菜市场,听见两个大妈在聊天。一个说女儿教她用微信,结果老是收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另一个大妈笑着说,她从来不信这些,“天上哪会掉馅饼,要掉也是掉铁饼”。
其实这种“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的信息能流传,也跟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有关。以前住在胡同里,左邻右舍都知根知底。现在住在小区,对门邻居可能都不认识,反而更容易相信网络上陌生人的话。
我在想,要是真有人需要帮忙,完全可以通过正经渠道。侯马本地就有很多便民服务平台,收费标准明明白白,服务也有保障。何必去冒险找那些来路不明的“快捷服务”呢?
晚上散步时,看到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们,公园里遛弯的夫妻,还有路边摆摊的手艺人,这才是真实的侯马。那些藏在手机后面的“500元快捷服务”,跟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格格不入。
说到底,生活没有那么多捷径。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该花的功夫一分都省不了。与其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不如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这话可能不太中听,但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
现在再看到“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这样的信息,我都会摇摇头划过去。倒不是说我多清高,只是经历过太多事情后,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来得太容易的好事,往往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