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300元左右的巷子,安康约300元的小巷
那条记忆里的便宜巷子
说起安康,很多人会想到瀛湖的碧波,或是香溪洞的清幽。但对我而言,安康的味道,却藏在那条花300块就能住得很舒服的巷子里。这可不是什么高档酒店,就是普普通通的民居巷弄,却偏偏叫人惦记。
第一次去安康,是心血来潮。在网上翻住宿,眼花缭乱之际,一条安康300元左右的巷子里的民宿信息跳了出来。图片不算精美,但看着干净,关键是价格实在。我当时心里还嘀咕,这么便宜,能行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订下了。
车开到巷子口,就进不去了。拖着行李箱往里走,石板路被磨得发亮,两旁的墙壁斑斑驳驳,爬着些不知名的藤蔓。有老人家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摇着蒲扇,看着我们这些外来客,眼神里没有好奇,只有一种见惯了的平静。空气里有饭菜的香味,还夹杂着一点潮湿的植物气息,说不上多好闻,但特别真实,一下子就让人从旅途的疲惫里松弛了下来。
民宿老板是个中年大姐,话不多,但手脚麻利。办好入住,房间比想象中好得多。木质的窗棂,推开就能看到楼下邻居的瓦片屋顶。没有中央空调,只有一台老式窗机,嗡嗡地响着,吹出的冷风却足够驱散盛夏的闷热。卫生间不大,但热水来得很快。这一切,都透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妥帖。
放下行李,我就开始在巷子里瞎转悠。这条巷子,或者说这片安康约300元的小巷群落,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它和几步之遥的大马路像是两个时空。这里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生活的琐碎。卖豆腐脑的小摊支在拐角,老板娘慢悠悠地给碗里加着佐料;杂货店的老板在躺椅上打着盹,收音机里放着咿咿呀呀的秦腔;几个小孩追逐着跑过,笑声在狭窄的巷道里显得格外清脆。
傍晚时分,我坐在民宿叁楼的小露台上,能看到更远的江面,以及更密集的一片老房子。我突然想,为什么会对这样一条普通的巷子产生好感呢?或许是因为,在这里,你能清晰地触摸到这座城市的体温。那些昂贵的景区和酒店,像是精心打扮过的舞台,美则美矣,却少了点烟火气。而这条安康300元左右的巷子,它不修饰,不伪装,就那么坦然地展示着它的陈旧与日常。在这里,你不需要扮演一个标准的游客,可以穿着拖鞋,慢悠悠地晃荡,像个暂时的居民。
后来我又去过安康几次,尝试过住条件更好的酒店,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头,还是会想起那条巷子,那个傍晚,和那份花了不多的钱买来的自在与宁静。它提醒着我,旅行的意义,有时候不在于看了多少风景,而在于你是否找到了一处能让内心安静下来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