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城后街的服务,校园周边生活圈的服务

发布时间:2025-11-01 23:58:42 来源:原创内容

提起南通大学城,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教学楼、图书馆和运动场。不过对我来说,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反倒是那条藏在校园后面的小街。那里飘着的饭菜香、传来的吆喝声,构成了大学生活里最温暖的背景音。

每天下午四五点,后街就开始热闹起来。煎饼摊子前总是排着叁五个人,阿姨手法熟练地摊着面糊,蛋香混合着葱花的味道飘得老远。再往前走几步,就能闻到麻辣烫锅里翻滚的骨汤香气,那个味道啊,隔着半条街就能把你勾过去。

那些让人安心的存在

后街的店家大多做了好些年了。修鞋的老张在这儿摆了八年摊,他认得很多熟客,总是一边修补鞋跟一边和学生聊天。打印店的小妹能记住常来的同学喜欢单面打印还是双面,要不要装订。这种默契,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

记得有次我半夜突发肠胃炎,室友跑去后街敲门。已经打烊的药店老板穿着睡衣就来开门,仔细问了症状才配药,还叮嘱要怎么服用。这种时候你就会觉得,后街不只是一条商业街,更像是宿舍楼下的邻居。

后街的餐馆也很有意思。有家面馆的老板能记住几十个常客的喜好——谁要多加辣,谁不要香菜,谁喜欢面煮得软一点。这种细心,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特别的。现在想想,这种被记住的感觉,在陌生的城市里格外珍贵。

后街的服务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水果摊的阿姨会提醒你哪些水果该马上吃,哪些可以放两天;文具店的老板会推荐哪种笔记本最适合记笔记;甚至洗衣房的阿姨都会主动告诉你怎么洗能让白罢恤不发黄。

这些看似琐碎的服务,拼凑起来就是完整的生活。在大学城里,我们学习知识;而在后街,我们学习如何生活。这两者,缺了哪一个都觉得大学时光不够完整。

转眼毕业多年,偶尔还会梦见那条熙熙攘攘的后街。也许它没有市中心商场那么精致,没有网红店那么时髦,但那里有最接地气的生活,最有人情味的服务。那些温暖的瞬间,就像后街夜晚亮起的灯火,虽然不算明亮,却足以照亮每个学子前行的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