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3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附近临时工女工联系方式
最近总听人问起南康3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的事儿,这话听着挺扎心的。叁十块钱现在能干啥?吃碗拌粉加个肉饼汤都不够,却有人指望这点钱能找到工人。
昨天在菜市场口,看见两个大姐坐在水泥台阶上等活。塑料桶里装着抹刀、旧手套,还有个啃了一半的馒头。我问她们接活什么价,穿红格子的大姐苦笑:“八十一天都难找,叁十块?那是叁年前的价了。”
工钱这事儿得说清楚
现在南康装修市场,女工主要做瓷砖美缝、墙面打磨这些细活。早上六点天没亮,劳务市场就站满人了。我跟着包工头老李转了半天,他说:“熟练女工一天两百起,要是技术好的美缝工,叁百都抢着要。”老李掏出记账本翻着,“上周请了俩姐妹做保洁,八十平方的房子,干了整整一天,每人分了二百六。”
那么“30元一次”的说法哪来的呢?邻县来的王姐正在给瓷砖勾缝,她撩起被汗水浸湿的刘海说:“可能说的是点工,比如就帮忙搬几件家具,或者临时顶个把钟头。”她停下手里的活想了想,“就算这样,现在最少也得五十起步了。”
劳务中介小陈在解放路开了叁年介绍所,他说得实在:“要想找附近的临时工女工,最好直接到建材市场门口等着。早上七点前,下午一点后,都是等活的高峰期。”他手机里存着上百个女工电话,“现在大家都用微信群接活,我拉你进两个本地零工群,比到处打听强。”
站在赣南大道天桥上往下看,装材料的摩托车来来往往。有个戴草帽的大姐正在给新铺的地板做保护,她说自己专门做日结工。“昨天在佳兴花园干完,业主直接转了叁百。要是遇到只给叁十块的,我们扭头就走。”她边说边铺防尘布,“人不能这么不值钱啊。”
劳务市场西头有个临时工集散点,树荫下聚着二十多人。问起工钱,大家都摆手:“别提叁十了,现在矿泉水都两块一瓶了。”有个大姐掏出手机展示接单记录,“上周五给酒店做开荒保洁,八小时挣了二百四。”
傍晚时分,碰到刚下工的刘阿姨。她摘掉满是灰尘的口罩,从叁轮车箱里拿出大水壶灌了几口。“我女儿在县中学念书,一天生活费都要十五块。”她抹了把汗,“叁十块?还不够孩子买辅导书的。”
月亮上来了,劳务市场渐渐安静。只剩下几个等夜活的工人还坐在路灯下,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们脸上。明天天亮,这里又会聚集起找活干的人,但“叁十元一次”的说法,就像地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