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邻近巷道相同价位服务
那天路过穆棱火车站,忽然听见两个等车的阿姨在闲聊。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说:"现在这火车站旁边的小巷子,都明码标价了,200块一次。"另一个连连摇头:"可不是嘛,连旁边那些巷道都一个价。"
这话听着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记得十年前这地方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巷口还有卖茶叶蛋的老奶奶,晚上支着昏黄的小灯泡,五毛钱一个。现在倒好,满眼都是写着"住宿"、"休息"的灯箱,红彤彤的晃眼。
巷子里的变化
我特意往巷子深处走了走,还真是,几乎每家旅馆门口都站着人。有个穿着牛仔外套的大哥凑过来:"休息不?200块一次,干净卫生。"我摆摆手,他立马转向另一个刚下火车的旅客。这架势,跟菜市场卖菜似的。
说来也怪,这价钱倒是挺统一。我从这条巷子转到那条巷道,问了几家,开口都是两百。有家老板娘直接说:"这片都这个价,你要找便宜的得去城南。"她边说边磕着瓜子,"我们这离火车站近,客人多,价钱自然都一样。"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省城的经历。火车站旁边那些小巷子也是这个套路,不过价钱要贵上一倍。相比之下,穆棱这地方倒是"实惠"多了。可这种实惠,总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巷子口的便利店老板倒是健谈。他说这些旅馆大部分是最近叁四年开起来的,都是看中了火车站的人流量。"来的都是过路客,做完生意就走,谁也不认识谁。"他叹了口气,"我们这些老住户看着,总觉得不太对劲。"
深夜的巷子
等到晚上十点多,我又去转了一圈。这下可热闹了,霓虹灯全都亮起来,巷子里人来人往。有个刚下夜班的小伙子被拉客的缠住,犹豫了半天还是跟着进去了。说实话,200块钱对很多出门在外的人来说,确实不算个大数目。
我在想,为什么偏偏是200这个数?问了几个开旅馆的,说法都差不多:太贵了没人来,太便宜了又觉得掉价。200块正好卡在中间,既不会让客人觉得心疼,又能保证老板有的赚。这定价,还真是琢磨过市场规律的。
不过要说这些地方完全没人管,那也不是。上个月就有几家因为消防不合格被查封了,但没过几天又悄悄营业。就像巷子里的野草,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有个跑长途的司机跟我说,他经常在这片休息。"图个方便,"他点着烟说,"跑完车累得要命,找个地方歇歇脚。反正就睡几个小时,条件差不多就行。"我问他为什么非选这些巷子里的旅馆,他笑了:"火车站对面那家宾馆,一晚上要四百多,不值当。"
这话倒是实在。出门在外的人,谁不算计着花钱?只是这些藏在巷子里的生意,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少了那份踏实,还是少了那份体面?我说不好。
天快亮的时候,巷子渐渐安静下来。最早一班火车还没到,只有清洁工在扫地。那些闪着红光的灯箱还亮着,在晨曦中显得有点疲惫。再过一会儿,新一批旅客就要到了,这些巷子又会热闹起来。200块钱一次的交易,就像火车站的大钟,准时开始新的一天。
巷子深处的早餐摊开始生火,油条的香味飘出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一边是刚结束夜生意的旅馆,一边是开始早生活的摊贩,它们在这几条巷子里和平共处,各自忙活着各自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