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那里有站小巷的,大理有站小巷的所在
大理那里有站小巷的
你说“大理那里有站小巷的”,这话听着有点古早味,像是十几年前老游记里的句子。我第一次听到时也愣了下,心想这“站小巷”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后来才咂摸出味儿来,这说的就是那些藏在古城弯弯绕绕的巷弄啊。
你要是傍晚去,青石板路被夕阳镀成暖黄色,两边白族民居的翘角飞檐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时候最热闹的是那些窄巷子,有的宽不过两人并肩。炊烟的味道混着花香飘过来,不是那种规整的大马路,就是墙挨着墙的小巷道。走着走着,可能就撞见一棵石榴树从院墙里探出头来,红艳艳的花开得正盛。
这些巷子有意思在哪里呢?它们不像主干道那样直来直去,而是弯弯曲曲的,有时候你以为走到头了,拐个弯又豁然开朗。我就喜欢这种不确定感——下个转角会遇见什么?是卖鲜榨果汁的小摊,还是坐在门槛上绣花的老奶奶?这种未知让散步变成了小小的探险。
记得有次我在一条特别静的小巷里迷了路,正犹豫时,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顺着声音找过去,是个老师傅在自家院子里做银器。他也没赶我走,就让我在门口看着。那块银在他手里慢慢变成精致的蝴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些巷子不只是通道,它们是生活的容器,装着很多外面看不到的故事。
要说大理有站小巷的所在,其实它们无处不在,却又需要你用心去发现。从人民路岔进去的任何一条小巷,从洋人街拐进去的某个转角,都可能藏着惊喜。有些巷子连名字都没有,当地人就用“那家扎染坊旁边”、“有棵大青树的那条”来指认。
现在很多游客来了大理,顺着主街走一圈就觉得来过了,挺可惜的。他们错过了巷子深处阿婆做的烤乳扇,错过了墙头上开成瀑布的叁角梅,也错过了在某个院子里偶然传出的叁弦声。这些藏在深处的东西,才是大理最真实的模样。
白天太阳大的时候,走在这些小巷里特别舒服。高墙投下阴影,凉风从巷子这头穿到那头。偶尔有电动车按着喇叭经过,你得侧身让一让,这一让,可能就看到了墙缝里长出来的多肉植物,或者门楣上斑驳的木雕。
我总觉得,这些巷子是有生命的。它们见证过马帮时代的繁华,也经历过沉寂的岁月,现在又迎接着八方来客。墙上的青苔一年年地长,石板路被脚步磨得光滑,但巷子里的生活气息从来没变——晾在竹竿上的衣服随风摆动,厨房里飘出辣椒炒肉的香味,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
下次你来大理,别光在复兴路上挤了。随便找条小巷钻进去吧,越不起眼的越好。放心,大理的巷子都是相通的,你不会真的走丢。也许就在某个转弯后,你会发现心目中真正的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