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朔州微信附近人500元服务

发布时间:2025-11-05 06:43:30 来源:原创内容

一座小城的夜晚暗流

晚上九点半,老张蹲在朔州老城区的马路牙子上抽烟。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略显疲惫的脸,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开着,不断有新消息弹出来。“500一次,哥哥要来吗?”这样的招呼,他今天已经收到不下二十次。老张掐灭烟头,嘟囔了句:“这都成菜市场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就在叁年前,朔州还是个晚上九点街上就没什么人的小城。那时候微信上打招呼,多半是问你“吃了没”,或者是老同学约着周末喝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风向变了。

我家住在开发区的李大姐说,有天晚上她闺女忘了关微信定位,第二天一早发现几十条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吓得赶紧把“附近的人”功能关了。“这世道,真是什么人都有。”李大姐皱着眉头,“你说那些小姑娘,咋就走上这条路了呢?”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老王,他说这几年因为微信交友引发的治安案件确实多了。但很多当事人都说不清对方具体信息,查起来特别费劲。“就像打地鼠,这个刚按下去,那个又冒出来了。”老王叹气。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偏偏是500这个数?在朔州,这个价钱挺微妙的。够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小半个月房租,也够在好点的饭店请叁四个人吃顿饭。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时兴起的开销。

我认识个跑滴滴的小王,他说常在开发区那边接到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上车就催着快开。“有一次听到她在电话里说'500就500,我现在过去',然后一路都在补妆。”小王摇摇头,“那一片都是酒店,懂的都懂。”

这事儿吧,你说全是女孩的问题也不对。有需求才有市场不是?老张后来跟我说,他认识几个包工头,微信里专门有个分组叫“休闲娱乐”,里面加的都是这种“服务人员”。“他们管这叫'放松一下',说得跟做个按摩似的。”老张露出无奈的表情。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风气开始影响到年轻人了。我表妹在朔州师范学院读书,她说宿舍里有个女生最近总是夜不归宿,回来就带着新包包、新手机。“我们都猜她是在做那个,但谁也不敢问。”表妹说着,声音越来越小,“她说反正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不如趁年轻多挣点。”

其实啊,这种事情最怕的就是形成产业链。听说现在还有专门的中介,在朔州各个娱乐场所物色人选,然后统一培训、定价、派单。要不怎么连报价都这么整齐划一,都是500一次呢?

前几天路过古城广场,看到几个年轻人在那抽烟聊天。其中一个说:“还是咱们朔州好,物价低,玩一次才500。”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时候,这种事情都成了衡量城市消费水平的标准了?

说实话,写这些的时候我心里挺矛盾的。既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现象,又怕写得太过火。但转念一想,问题摆在那儿,你不说就不存在了吗?就像朔州冬天的大风,你关上门窗,它照样在巷子里呼啸。

尘补测产别我们该想想,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走上这条路?是就业太难?还是来钱太快?或者两者都有?这个问题,恐怕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夜深了,朔州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但很多人的手机还亮着,那些“500一次”的消息还在发送。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这座城市又会恢复它朴实平静的模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