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品茶海选外卖,安康品茶外送精选服务
这几天热得让人发蔫,朋友突然发来消息:“听说现在连品茶都能海选外卖了?”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一下——茶叶还能海选?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思,点开了那个叫"安康品茶海选外卖"的小程序。
界面比想象中清爽,龙井、普洱、铁观音像参加选秀似的排成卡片,每张图都带着清晨露水似的润泽感。手指划到"单丛蜜兰香"时突然停住——去年在潮州茶农家焙火的情景突然浮现,那满屋焦糖香竟透过手机屏幕窜了出来。
当古老茶道遇见现代时速
送货小哥提着恒温箱赶来时,我正给窗边的绿萝浇水。拆开双层泡沫箱,锡罐居然还带着微微凉意,罐底贴着采摘日期:就在叁天前。这倒新鲜,以往在茶庄买明前龙井,少说也要辗转半个月。
烫杯、投茶、注水,看着墨绿叶片在盖碗里舒展,忽然觉得传统茶道与当下生活节奏,其实就隔着一层窗户纸。那位总说“茶要静品”的茶艺老师倘若见到这番景象,大概也会改口:“能准时喝到山场气足的茶,比什么仪式都强。”
茶汤入口的瞬间,整个客厅突然安静下来。像是有人把凤凰山北坡的云雾装进了白瓷杯,枞味裹着蜜香在喉头转圈儿。这可比办公室茶水间的茶包有意思多了——原来所谓安康品茶外送精选服务,真不只是把茶叶装进快递盒那么简单。
藏在算法里的挑茶师傅
后来和平台客服聊起才明白,他们的“海选”还真不是噱头。安徽的炒青师傅、武夷山的焙火工、云南的拼配老手,这些原本藏在深山茶厂的行家,现在成了后台打分的“隐形评委”。每批新茶到库,都要经过叁轮盲测评比,评分细则竟有十二项之多。
记得有回收到试饮装的桂花乌龙,开袋就闻到活泼的甜香。但饮后回甘短暂,便在反馈区随手留言“桂花抢了茶骨”。隔周再订时,发现这款茶从首页推荐栏消失了。这种被听见的感觉,像小时候街角茶叶铺的王伯,总会记得我爱喝焙火重的铁观音。
现在朋友们聚会,常看见有人从包里掏出便携茶具组。热水壶嗡嗡响着,有人突然笑起来:“咱们这样算不算给千年茶文化搞了次赛博升级?”玻璃杯里沉浮的君山银针,在夕阳下泛着细碎的金光。
前些天暴雨没法出门,我又点开那个绿色图标。屏幕里正在直播茶山晨雾,主播徒手掰开普洱茶饼给我们看成色。下单太平猴魁时,突然想起《茶经》里那句“精行俭德”——或许陆羽当年骑着毛驴跋山涉水寻找好茶,所求的也不过是让合适的茶遇到想喝的人。
窗外的雨还在下,手机显示骑手已取货。看着地图上那个向我家移动的小蓝点,忽然觉得这个时代真好——至少想喝杯有山场气的正经茶叶时,不用再等下一个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