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火车站150快餐,高安站附近快餐服务
每次路过那栋熟悉的米黄色建筑,高安火车站的钟楼正好敲响下午叁点的报时。出站口对面那排店面房,红色招牌上“便民快餐”四个字格外显眼。
推开玻璃门,老板娘正把刚出锅的糖醋排骨整齐码进餐盘。“十五块两荤一素,米饭管饱”,她头也不抬地招呼着风尘仆仆的旅客。不锈钢保温餐台冒着热气,六七个菜色简单却透着家常菜的踏实感。
车站旁的味道记忆
说来也怪,明明赶时间时可以选更方便的泡面,但很多老乘客宁愿多走几步来这儿。是因为能吃到热乎饭菜吗?不全是。隔壁桌那位穿着工装的大叔,把安全帽放在空椅上,不紧不慢地咀嚼着。他每周都坐碍开头的慢车去隔壁县,每次都在这里解决晚饭。“等车四十分钟,吃饭二十分钟,刚好。”他笑着说,这里的红烧肉让他想起家里做的味道。
收银台旁贴着张泛黄的地图,老板娘用红笔圈出附近几家旅馆。“总有人问哪儿住宿便宜。”她整理着一次性筷子,“咱这高安火车站150快餐不只是卖饭,得让出门在外的人觉得方便。”
傍晚时分,店里渐渐热闹起来。刚下班的学生、等夜班车的务工者、带着孩子的母亲...形形色色的人在这方小天地里相遇。有个女孩每个月第叁个周五都会出现,点同样的番茄炒蛋。后来熟了她才说,是在等异地恋的男朋友乘那班高铁到来。
厨房里,厨师老李颠勺的动作像个老手艺人。他在这做了八年,记住了一些常客的口味——不要葱花的乘务员,多要汤汁的送货司机。“车站边的馆子嘛,做的就是回头客生意。”他往锅里撒了把辣椒,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夜色渐深,最后一班动车即将进站。店员开始打扫卫生,但还留着两个保温餐台。老板娘擦拭着桌椅:“总有赶末班车的人饿着肚子,咱得让他们能吃上口热的。”她望向站前广场的灯光,那里还有零星旅客拖着行李箱匆匆走过。
这或许就是高安站附近快餐服务的意义——它不仅填饱了旅人的胃,更像一个临时驿站,用最朴实的方式温暖着每个奔波的身影。当列车呼啸着驶向远方,这份简单却真挚的守候,会成为很多人对于这座城市记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