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学生喝茶兼职,学子休闲茶座勤工
最近在北屯的大学城里,听到不少同学在聊一种特别的兼职——边喝茶边工作。这种听起来有点悠闲的北屯学生喝茶兼职,其实已经成为不少学子课余时间的新选择。
我第一次听说这事儿,是在学校奶茶店排队时。前面两个女生正热烈讨论着周末的“茶座班”,说是在一家新开的书茶吧帮忙,主要工作就是泡茶、整理书籍,偶尔和客人聊聊天。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姑娘笑着说:“比发传单轻松多啦,还能蹭书看!”
这种学子休闲茶座勤工的模式,和传统兼职还真不太一样。它不像餐饮店那样需要连续站好几个小时,也不像家教那样费神。大多数茶座会采用轮班制,忙时招呼客人,闲时可以自己看看书、写写作业。我认识的外语系小王就在学校附近的“墨香茶舍”做这个,他说最享受的是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有来谈生意的中年人,有备考的研究生,偶尔还能遇见来体验生活的退休教授。
不过你可别以为这工作很轻松。茶文化讲究多,光是学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就够呛。小王说他刚开始连水温都掌握不好,要么把绿茶烫坏了,要么泡不出红茶该有的香气。有次还给客人错把铁观音当龙井,闹了个大红脸。好在老板娘很耐心,手把手教了他们半个月,现在他都能品出不同山场岩茶的细微差别了。
这种北屯学生喝茶兼职之所以受欢迎,除了环境舒适,更重要的是它能带来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经管学院的大李在茶座打工半年后,居然学会了看人下菜碟——见商务人士推荐沉稳的普洱,遇到年轻女孩就介绍花果茶,碰到老人家则会贴心提醒“这茶性寒,您少饮些”。这些待人接物的本事,往后走到哪儿都用得上。
当然也有人质疑:在这么悠闲的环境里工作,会不会把学生惯坏了?其实真不会。茶座忙起来的时候,既要眼观六路留意客人需求,又要耳听八方记住订单,同时手上还得稳当地完成冲泡。这种需要同时处理多件事的能力,反倒锻炼了大家的应变能力。
现在走在北屯大学城周边,能看见越来越多的茶座挂着“招学生兼职”的牌子。有些精致的店铺里,穿着棉麻围裙的学生正专注地称茶、温杯、注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窗外梧桐叶飘落在青石板上,屋里茶香袅袅,这画面倒成了北屯一道别致的风景。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学生兼职就该是辛苦奔波的。但换个角度看,能在氤氲茶香中半工半读,既赚了生活费,又滋养了心性,这样的学子休闲茶座勤工,何尝不是种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