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火车站附近站街,邻近车站周边街景
来西宁那天,火车晚点了半小时。走出西宁火车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们行色匆匆。
我站在台阶上张望,第一次来这座高原城市,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朋友发微信说堵在路上了,让我先在附近转转。得,那就随遇而安吧。
夜幕初垂的站前广场
西宁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挺有意思的。卖烤土豆的大妈推着小车,吆喝声带着浓浓的青海口音;几个年轻人坐在花坛边上聊天,笑声爽朗;拉着行李箱的旅客东张西望,像是在找路。空气里有股烤馍和孜然混合的味道,闻着就饿了。
我顺着人流往前走,想找个地方填填肚子。说来也怪,虽然第一次来,但这种热闹劲儿倒让人觉得亲切。
路两边的小店亮着灯,卖青海特产的、牛肉面馆、便利店,都挺热闹。我在一家招牌有点年头的面馆前停下脚步,玻璃上贴着“手工拉面”四个大字,里面坐满了人。
那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来碗面吧,”我心想,“正好尝尝地道的青海牛肉面。”
老板娘操着带口音的普通话招呼我坐下,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墙上挂着西宁的老照片,有些已经发黄了。等面的工夫,我看着窗外车站的灯光,忽然觉得,每个城市最真实的样子,可能就藏在这种车站周边街景里。
面条端上来时,热气和香味一起扑面而来。汤清见底,面上铺着几片卤牛肉,撒了葱花和香菜。吃一口,面条筋道,汤头鲜香,这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邻座是位本地大爷,看我吃得香,笑着搭话:“第一次来西宁?”
我点点头,他接着说:“咱们西宁啊,别看是高原,待久了你就知道,舒服得很。”
这话说得朴实,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车站周边的夜与昼
第二天早上,我又经过西宁火车站附近站街,景象和夜晚完全不同了。阳光下的街道清晰明亮,卖早点的摊子前排着队,上班族匆匆走过。
我注意到车站东侧有条小路,两旁种着杨树,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几个老人坐在树下下棋,旁边放着保温杯,这画面安逸得很。
顺着这条小路往前走,能看见一些小店,卖藏族饰品、羊毛围巾,还有写着“西宁特产”的枸杞和牦牛肉干。店主们不太吆喝,有人进来就笑着招呼,没人就安静地坐着。
我想,这样的邻近车站周边街景,或许比那些着名景点更能让人了解这座城市的性格——不慌不忙,从容自在。
在一家小店里,我买了条手工编织的围巾。店主是个年轻的藏族姑娘,说话时眼睛亮亮的:“这是我自己织的,暖和得很。”
付钱时她细心地把围巾迭好,装进印着藏式图案的袋子里。这个小细节,让我对西宁的印象又深了几分。
下午,我坐在车站广场的长椅上等朋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刚下火车,满脸期待;有的准备离开,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回忆。
这个西宁火车站附近站街的地方,就像一个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而我,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过客,虽然只是短暂停留,却带走了一份独特的记忆。
朋友来接我时,问我对西宁的第一印象怎么样。我想了想,说:“像那碗牛肉面,实在,温暖,让人回味。”
他笑了:“你这个比喻倒是新鲜。”
是啊,城市和人一样,第一眼的感觉最真实。西宁火车站附近的这些街景,或许普通,却让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一下子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