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生喝茶兼职,怀化学子课余品茗兼职
这几天在学校里,总能听到同学们聊起怀化学生喝茶兼职的事儿。说实在的,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时,我还以为是谁家新开的奶茶店在招钟点工。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指的是大学生们在茶艺馆做兼职,既赚点零花钱,又能学到茶道文化。
我们学校对面的那家"清心茶社",这学期就来了叁个大二的学弟学妹。每次路过,总能看见他们穿着素雅的茶服,有条不紊地温杯、投茶、冲泡。有个叫小李的男生告诉我,他刚开始连绿茶红茶都分不清,现在居然能品出不同山场的茶叶差异了。
茶水里的学问
你说这泡茶能有多难?不就是倒水嘛。可真正上手才晓得,光是水温就要记一大堆:绿茶80度,红茶90度,乌龙茶要滚烫的沸水...记得有个周末,我跟着同学去体验了一次,手忙脚乱地把普洱茶泡成了中药汤,苦得客人直皱眉。这才明白,原来每片茶叶都有自己的脾气。
现在越来越多的怀化学子课余品茗兼职,倒不全是为了那点课时费。茶艺这东西挺神奇的,能让毛毛躁躁的年轻人静下心来。我认识的外语系学姐说,她在茶社兼职半年后,连做英语阅读都能坐得住叁个钟头了。这话我信,毕竟茶香缭绕的环境里,想不沉稳都难。
上周去茶社写生,恰好碰到他们在办茶会。看着学弟学妹们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忽然觉得这种怀化学生喝茶兼职的模式挺妙的。既不像发传单那样日晒雨淋,又比当家教轻松自在。最重要的是,那些茶道中"和静清寂"的韵味,不知不觉就渗到骨子里去了。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份工作。有个学妹就抱怨说,她第一次给客人表演茶艺时,手抖得差点把盖碗摔了。不过现在嘛,人家已经能一边冲泡功夫茶,一边讲解"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典故了。你说这变化大不大?
夜幕降临的时候,茶社的灯笼亮起来,那光景格外惬意。常常能看到叁两学生坐在窗边,面前摆着茶具,偶尔低声交谈,偶尔静静品茗。这样的怀化学子课余品茗兼职,倒更像是在喧嚣城市里找到了一处安宁的角落。
说来也怪,自从学校里流行起这种兼职方式后,连宿舍楼的饮水机旁都常备着几罐茶叶。以前只会可乐配游戏的男生,现在也懂得在期末考试前泡杯茉莉花茶提神。这些细微的改变,或许就是茶文化最温暖的渗透吧。
最近还听说有毕业生把茶艺技能写进了简历,没想到反而成了求职时的加分项。用人单位觉得,能静心泡茶的人,处理工作也会更细致周到。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梧桐叶飘进茶社的院子时,又会有一批新生来咨询兼职事宜。看着他们好奇地打量茶具的模样,不禁想起去年的自己。也许明年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成为新的茶艺师傅,把这片茶叶的清香,传递给更多志同道合的人。